一次难以置评的出走   

  • 海运 2018年6月02日

    首先向@xulaoshi 致歉,没有按预定时间抵达集合地点,没有按计划突破围墙找到去百望山的路线,更没有机会去发现传说中的桑椹。

    拖了个磨叽的小朋友,不受约束的忽快忽慢的走,眼看着换乘的车进站,追了几步还是没赶上。

    集合后沿遗光寺路走到军科院旁的进山口,发现已被围栏封住,近处山坡的土方全部挖走后,浇筑了一面水泥护坡,护坡上排列着上下几层排水口,仿佛水泥巨兽的无数眼睛,在烈日下发出阴冷的黑光。

    继续沿路前行到车队进山口,上林荫石阶道,左右小路纵横交错,直抵围墙处。凭着记忆左转,发现围墙已新修葺完固,某处石缝泥灰不存,似乎抠石攀墙痕迹。由于带着孩子,我更加谨慎自律,没有做翻墙的尝试,不管是好榜样,抑或坏榜样。

    一直循石墙西南行,最终下至娘娘府附近的西山林场检查站和道公府1号院。课题开始时,@xulaoshi 即言明下午有事需提前下撤,此时看看时间还早,我们又循山根小道穿回车队上山口,商议后认为突破围墙的可能性甚微,除非上行右转围墙有缺口。遂返回厢红旗车站,结束课题,从车站出发到返回车站将将5公里,坚持了出走课题的程序正义。

    至于桑椹,遗光寺路边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探头墙外,满地落紫。山上有一株,已经摘食殆尽,我百无聊赖的完成了定位功课。百望山的桑椹限于高墙之隔,可望而不可即。

    向厢红旗车站步行时,我犹豫着要不要带孩子坐车从309医院上百望山找桑椹,却因孩子嘀咕着肚子饿而作罢。事实证明这是个严重失误,大人感觉没活动开,小孩精力也没耗尽,回家后又搅了个天翻地覆。

    这不是一次成功的课题,但出走本身是不宜以成败评、用得失论的。如果非要加个小结的话,只能这样说:这不同于深山巨谷、莽荒僻野中逃离俗尘、放逐自我、遇见未知、与世和解的出走,而是一次闹市边缘、烟火人境里随兴而起、随意而动、随势而易、随遇而安的溜达。

    长按它↓赞赏一下 / 点这里隐藏所有赞赏码
  • 海运
    @晴朗天空 是的,南涧沟的桑椹名气最大,采食者络绎于途。
    2018年6月05日
  • 晴朗天空
    王平村的沟里 有许多桑葚。比较大 比较甜
    2018年6月05日
  • qiuchi
    SARS流行的时候在此一带转悠,单位放假,时间比较空闲。现在流行圈地,同那时相比 变化应该很大。
    2018年6月05日
  • 海运
    @Soul 会不会和前一段某人去军科院有关?烧过三把火后,防堵会不会慢慢废弛?军科院施工小兵说经常有人自此上山,难道只是上坟?
    不过,那片山坡混凝土固化后,确实以后难度大增了。
    2018年6月03日
  • 海运
    @史努比 百望山最常见的进山口在309医院和西边的防火道(植物园、厢红旗过来也是先到防火道),我前几年走过几次。
    大门南北路边都是铁栏杆,不便进入。
    另外,好像西北韩家川也有路进入。
    还有一个理论上的方法,就是给国防大学餐厅打电话订餐位,餐厅会把车号告诉警卫,用车分数次把人运入,从国防大学上山。风险是餐厅久候不至说不定会按号查车,不吃一顿,车出不去了。
    2018年6月03日
  • Soul
    从前也有围墙,偶尔也有卫兵。但是有洞进出自由。从前年开始有人看守,上个月已经完成了全部墙洞封堵,铁丝网加固。原因很简单,换领导了
    2018年6月03日
  • 史努比
    上午有公差不能参加课题,下午约了巴迷、刘全去百望山溜达,正儿八经从东门买门票登山的,从北门出来,看到沿途的铁栅栏封得很严密,没找到切入口。不过,百望山可以再探,是个老少皆宜的去处。
    2018年6月03日
  • 海运
    @京都水怪 据路边施工小兵说,现在每天还有人从此进山。
    进山的人应该不会满足只在这一小片区域活动,连小山包的山顶都没圈进来,所以围墙的突破口还是存在的,只是分难度大小而已。
    很可能的情况是:先是有人就地取材,以半截树干倚墙或垒砖石作梯,然后墙上的砖石逐次拆解,化作越墙之梯,最终缺口大开,行人如流。只要翻墙的动力持续存在,没人维护的墙必然面对倒塌的命运。
    2018年6月03日
  • 海运
    @xulaoshi @laozhang 本次课题脱离计划主要原因是开题人的陈旧信息和经验主义
    2018年6月03日
1955 浏览   12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