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沙河徒步,我从渤海所路口车站下车,沿支流南行,在沙峪小盆地东南口与大部队会合,走到三渡车站上车,约十三公里,行程大部分位于渤海镇行政区域内。
既然该区命名渤海,或许古渤海曾经在此影响甚大。新生代第四纪,华北平原升降幅度约干米,大海侵达七次以上,古渤海淹没怀柔沙峪小盆地也是极大概率的,时间段以十万年为单位,地球磁场周期变化影响气候。
当地有个神话故事,起初此地干旱,有娘俩每隔三天从渤海抬水一次,施舍村民。一天二朗神路过,将渤海水从地下引到该地并锁住,村子命名为渤海锁。
第四纪全新世大暖期,人类大发展。历史趋势从寒冷、急速增暖、顶峰,继而高低高多次循环,沧海桑田。
一万多年前,第四纪第四冰河期末期,气候异常寒冷,东海海面比现今低160米,整个渤海处于消失状态。此后进入全新世,第一次海进,海水上升速度最快达到每年一分米,在一万二千年,渤海水头复原至现代海岸。气候进一步暖湿,天津杨柳青都被淹没。此段时间,我估计神农氏活跃在中华大地。
黄帝活跃期处于第二次海进期,此后降温导致古埃及、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古文明衰落。与此同时,中国可能处在传说中的虞朝。但夏朝开始,进入第三次海进期,一直沿续到西汉,现今天津八里台被淹没。那时入东北走山海关是不存在的。
东汉开始海退,农历四月洛阳还在降雪,西晋达到寒冷的小顶点。隋唐进入第四次海进期,宋元气候反复,明清受小冰期影响。海陆变迁、气候对历朝兴衰影响很大。
唐朝版图内,有个渤海国的封号,享有自治权的某东北少数民族自称渤海人。该族一支人于737年自幽州迁至昌平新城,建燕州城。782年幽州节度使反唐,烧毁燕州城内房舍,渤海国后裔们大致沿今京密引水渠路线东逃,经桥梓、北宅,沿怀沙河而上,定居于沙峪小盆地。为抒发思乡之情,称驻地为渤海。明朝在此地设立拱护陵京的千户所,至今演变为怀柔第一大村,万亩肥沃良田。
或许第五次海进,沿海城市受淹没威胁时,人类已经能够掌控气候,实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