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周六,下午一点半,本课题在长沙市开福区黄兴北路与湘雅路交叉路口东北角的“文昌阁长沙市井菜”门口集合。
我已经好几年既没有开过课题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课题了。
出发,沿着黄兴路向南。
有走友想去黄兴路西侧的东岳宫瞧瞧。这是长沙城内难得的一处道观,也是长沙市道教协会所在地,主持道长叫甘罗。去年3月,甘罗道长在其微博上公开鼓吹用什么“蜘蛛精”作法以抗新冠疫情,被我撰文批评过。这天,甘罗道长不在东岳宫中,好久没来,我发现东岳宫院子里房屋和陈设颇为杂乱,感觉还不如以前清净。
再过马路,到了基督教城北堂。参题的一位走友是基督徒,她有教友是城北堂的义工,主动为我们讲解城北堂的兴建与使用历史以及建筑材料、建筑设计特点等,还带我们在阅览室里参观陈设,离开城北堂时,我们都真诚向她致谢。
城北堂在黄兴路东侧,与它紧邻的是湘春巷内的天主教堂。似乎太多人搞不清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其实,简单来说,无论我们国内现称的基督教、天主教还是东正教,都是“基督教”这个宗教的不同大派别,我们国内现称的基督教,是指16世纪马丁▪路德创立的基督教新教,其神职人员为牧师,而天主教,则是在新教诞生之前早已有之的相对传统和保守的基督教派别,其神职人员为神父。梵蒂冈和罗马教廷就是天主教的。东正教,则是东欧诸国主要信奉的基督教派别。
我认识湘春巷天主教堂的神父,不过他这天不在。我们在教堂内走了走,又走入教堂外的“吧赫西点”这家近两年的网红烘焙店。这家店的老板是来自德国的夫妇俩,而店里的烘焙工则是他们雇佣的本省聋哑人,他们以善意给了这些聋哑人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令人嘉许。我们几乎每人都买了三两个各式面包,我自己也买了两种,因为我喜欢它家面包的筋道口感,当然,大家没有说出来的心意,是帮衬这家烘焙店的生意,让它在疫情中可以更好地维持下去。
离开“吧赫西点”,我们又到了长沙市青少年宫北侧的北正街教堂,但这所教堂正关门闭户中,不得进入。
又来到了潮宗街街区。潮宗街是长沙的历史老街,以麻石板路面闻名,当然,现在大家所踩的麻石路面,是近年重新铺修的。前些年,潮宗街片区被开福区政府整体搞所谓“棚改”,大部分原住民被以货币补偿等方式搬迁安置,腾出了很多楼梯房和平房,但大约从2018年开始,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大变,货币补偿搞“棚改”的套路已经不再,“有机更新”成了新章程,于是,这个片区的拆房基本都停了,就地因势改造成了主流,目前,好些原来的老平房被改造成了新的商业铺面,开了咖啡馆、烘焙店和服装店之类,还有更多老房子尚未改造,未知未来面貌如何。
我带着大家到了潮宗街西口的耶稣会基督教堂,但这里门关着,门外还在进行管道施工。正巧有朋友住在左侧的巷内,一打电话,她正好在家中,于是我就带着大家到她院子里,前后上下参观了一下她正在装修、准备建成民宿的这套面积多达三百多平的多层大宅。
再到三泰街,到了楠木厅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也到了三泰街南段的“天倪庐”即清末长沙时务学堂所在地,当年,谭嗣同、梁启超和唐才常等维新志士曾在此担任教习。
再穿过中山西路,经过接贵街、藩城堤,到五一大道旁,从地铁通道走到了八角亭的国金中心外,再走到解放西路,到登隆街口,沿街南行到苏家巷,再从东白果巷走到白果园,经过程潜公馆,走到人民西路南侧的化龙池巷(长沙的老清吧一条巷),穿巷而过,到了大古道巷,去“出入是门”巷看了看,再往南走到城南路。我们在这里有名的“巷子猪脚”各自吃了些东西,再起身,步行三百来米,到了社坛街上的基督教城南堂。
这天的课题,以5个教堂为线索,其实目的是走走老街老巷看看老建筑,以增进走友中的“新长沙人”对古城长沙的历史了解。
是为流水账,谢谢走友们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