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树交个朋友之一:钟鼓楼认香椿   

  • patch 2023年5月30日

    与树交个朋友系列出走课题正式启动,第一站钟鼓楼。

    由于是第一次,组织的有点乱,本来计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人员分两大组,每组各扫一区。但是为了方便标记,我把地图再细分成了四个分区,如下图:


    ①②是北区,③④是南区。结果北区的小组成员分到不同地图后,拿着各自地图只走了自己的小分区。而南区混在一起走完了整个区域。
    在一起走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互相交流和探讨,走的也可以比较慢,看的更仔细些。所以今后要改变方式,地图可以分区,不同人负责不同分区地图记录,但是所有人一起走,这样虽然每次扫的区域不会太大,但是每个人的收获应该更大。
    这次的最大收获就是认清了香椿和臭椿。我所在的南区小组,碰到的椿树很多,而且香臭都有。大部分都在人家院子里,不方便一群人进去观看,而且大部分长得特别高大,即便到了跟前也没法摘一片叶子闻一闻。所以只能凭借外观分辨。
    课题计划过程中,我在百度文库找了一些北京常见树木的资料,除了几篇整体介绍,还翻到一篇专讲香椿臭椿分辨的。由于事先已经把这篇文档发到了群里,大家也都拿着仔细比对,慢慢就看出了区别。

    这个辨别方法我一般按下面顺序使用:一是树干,这是最容易接近和观察的部分。二是果实,臭椿有的开始结果了,看到翅果就可以判断是臭椿。三是味道,如果能够到树叶,这方法也不错。反而列在上面第一条的树叶,是最难分辨的。香椿的羽状复叶的小叶偶数奇数都有,区分并不明显。但是臭椿肯定是奇数的。现在正是花期,二者都是圆锥花序,从花型上很难区别。

    再后面也总结出一些规律,一般香椿都种在自家院子里,鼓楼一带都是大杂院,自然香椿占多数。然后回想我自己小区的情形,也是这样,臭椿多是行道树,有数的几棵香椿都种在一层楼后自家围出的小院里。

    有院子就会种些“有用”的树,能吃的居多。比如枣、柿子、核桃,鼓楼一带院子除了香椿,最多的就是枣树而且都很高大,长了很多年了。胡同里的槐树也很粗,有几棵一人抱不过来的。

    鼓楼广场整整齐齐种植了两大排海棠,当然,最多的行道树还是槐树,每条大路上都种满了。
    钟楼广场上有几棵放大版的海棠,形色识别出来是苹果,没有看出具体的区别。也许有花和果的时候可以更容易区分。



    课题因为分工的原因,很快就完成了,各小组把4个区域标记好的地图汇总一起,我大致检查一遍,课题就结束了,时间刚过11点。下面是当天晚些时候我把数据标记到地图上后做出的成果图:



    这张图可以在下面网址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时,点击左面图例中每个树种前的彩色小方块,可以看到所有这种树的标记点在地图中闪烁;点击每个标记点,可以看到树种名称。

    枣树开花了

    很多院子里面的树,在院外可能看不到,所以很多地方是空白的,如果有机会,可以进到院子里看看。
    钟楼北面的宏恩观,原来是出名的热闹场所,钟楼菜市场、超市、各色饭馆咖啡馆、小剧场、会所曾经占据这个宏大寺庙各个部分,成为世纪初鼓楼地区繁华市民生活的中心地带,如今这些场所都随着一刀切的行政规划被彻底切除了,只剩下大门紧闭的宏恩观这个死亡的躯壳。在《看理想》的一个音频节目“京师回忆录”里,介绍了这个北京城市改造的代表地点,如何一点点演变为热闹的市集和娱乐中心,再被以保护文化的名义被铲除的历史。文化如何保护,哪些可以算做文化?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可惜,很多没有来得及探讨的繁荣就这样被抹去了。


    “京师回忆录”作者朱启鹏拍摄的宏恩观旧影:


    现在的宏恩观山门:


    朱启鹏绘制的繁华时期宏恩观内景观示意图:

     













503 浏览   0 回复
相关动态
  • 2023年6月03日 阿燚 赞了话题
  • 2023年6月03日 云手 赞了话题
  • 2023年6月02日 小撮 赞了话题
  • 2023年6月02日 南城_eva 赞了话题
  • 2023年6月02日 李乐乐 赞了话题
  •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