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打在苦楝花上
雨,一早儿就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大概因为下雨的缘故吧,路上几乎没有行人。路边的苦楝树开花了,花开得很多。楝树的叶子被雨水洗的翠绿翠绿的,衬着一簇一簇的黄色的花格外显眼。我们赶到时,老周、dahuang、詹妮弗已经在大葆台汉墓博物馆门口等我们了。
在此之前,只是知道汉时有一种汉代天子的墓葬形制曰:黄肠题凑。史载:“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云题凑”。但如何摆放、形式大小都无从知晓。大葆台汉墓为东西两座墓葬。东为1号墓,墓主应为西汉广阳顷王刘建,西侧2号墓主为其妻。1974一1975年间发掘之后,发现这是一座工程浩大的纯木结构地下宫殿。此墓由外藏(包括墓道、甬道、外回廊)和内藏(包括前室、后室和便房)组成。墓室中心是梓宫、便房和黄肠题凑。黄肠题凑系用长0.9米、宽、厚均0.1米的柏木条横向排列垒成,无榫卯固,顶端用压边木加固。一号墓黄肠题凑木墙高3米,厚0.9米,总长42米多(用去木料计122立方之多)。墓室外保存一组殉葬车马,有3辆彩绘朱轮马车,马13匹。此墓早期被盗,但仍出土陶、铜、铁、玉、玛瑙、漆器、丝织品等400余件,其中渔阳铁斧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实物见证。参观完大葆台汉墓博物馆,我们赶往下一处——赵登禹将军墓。
将军的墓至为简朴。刘建的墓闻名于世是其恢宏、壮观,将军的墓闻名是因为将军的事迹。七七事变之后,日军猛攻北平南苑,守军将领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坚持抗敌,先后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上将军衔,设会公祭,天下人莫不哀痛!当时,29军装备不如日军,与日军相比实力悬殊,又是仓促应战,将军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为掩护大部队撤离,依然断后,最终身陷重围仍旧大义凛然,壮烈殉国。提到大葆台汉墓世人不知道是刘建墓,只知道是黄肠题凑的那个汉墓;提到赵登禹[1]无不凛然,中国至今还有十几条赵登禹路(街),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由老周喊口令,大家一起向将军的墓三鞠躬,表达对将军的敬意,表达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的敬意!
午饭后,我们徜徉在宛平城的城墙上。雨,又断断续续地落了下来,这时,我想起了中主的那两句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2]”。后世人们常常诟病李璟、李煜[3]两父子,在金陵只是“小楼吹彻玉笙寒[4]”,我倒觉得中主那两句是用的是兴[5],丁香不仅仅结的是男女之愁,也是“无限关山”之忧。只是这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愁苦却在却不能仅仅用丁香来表示了。从1840年以来,中国屡遭外敌欺侮,此间,又犹以第二次中日战争为甚!三一年,日军侵我东北三省;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继而,“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第二次中日战争从“七七事变”算起,长达八年,中华民族死亡几千万人,为抗战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无算!期间有无数的抗日英豪挺身而起,为中华民族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城墙外也种了许多苦楝树,树冠上长出一簇一簇的黄色的花。是时的中华民族就像这苦楝树一样,虽经历无数的艰难仍旧顽强生长,迎着阳光,开出漂亮的花朵!
走到宛平西关时,雨已经小了。著名的卢沟桥就在宛平西关外,卢沟晓月碑矗立在桥头。回头望,从东关铺过来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桥上,桥上的石板被车轮轧得坑坑洼洼,还在一直延伸向西,伸向远处苍茫的群山。
在宛平城的南墙外,在抗战雕塑园里,摆放着数以百计的石鼓,每个石鼓上记录着日军在中国犯下的一件暴行。在抗战雕塑园里还有雕塑群,展现中华儿女不屈抗敌的精神。我们一定要记住历史,记住历史才能更好地向前进。
我们参观完抗战雕塑园,雨彻底停了。已然西斜太阳从云层的缝隙露了出来,微微显出红色的阳光照在园子里的雕塑上,照在宛平斑驳的城墙上,照在古老的卢沟桥上……。
[1] 赵登禹: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他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当时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平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调集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中国军队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赵登禹在奉命向北平撤退的途中,遭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
[2]出自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春色暮,接天流。”
李璟(916-961),字伯玉,,原名李景通,徐州人,南唐烈祖李升的长子公元943年嗣位称帝,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后人称中主。
[3]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亦为五代时出色的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莲峰居士。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元宗李景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后人辑父子二人词集有《南唐二主词》、《南唐二主词诗文集》等
[4] 出自李璟:《摊破浣溪沙》。全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5] 赋、比、兴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钟嵘认为:“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