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黑狱探访”与“公民记者沙龙”散记   

  • 薛淡 2008年10月06日

    今年的国庆长假,基本上没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吃喝睡,最后一天算是一个弥补。

    一早接到小撮电话,约一起追随许志永去探访位于陶然亭附近青年公寓里的河南省黑监狱--一个专门关押上访者的地方,一个为了社会和谐作出不懈贡献的地方,如此龌龊之处,居然叫“温馨青年公寓”,真是莫天大的讽刺。

    骑车到公司,步行到语言大学站与小撮汇合,坐车到缸瓦市与zodiac汇合,三人行援小队成行。由于事先没有找到许志永的手机号码,到那边简单考察地形后,就在周围晃荡……

    今天气温陡降,阴沉沉的,倒是跟要做事情的气氛,非常合拍;由于前天打篮球戳了手指,小指肿的跟四季豆似的,直愣愣的,根本无法握拳,从小指尖一直到手掌的下边缘都是青紫,看着都寒,另外从下到上,脚踝、大腿、腰、肩膀、脖子无处不是酸疼,锻炼的太少,身体真是问题;加上早饭仅仅啃了一根玉米,感觉肚子里基本上没有什么热气。十一点多在太平街考察地形的时候,我一直瑟瑟发抖,好在没被他俩发现,否则还以为我是吓得呢。

    后来神通广大的小撮终于托朋友,终于找到了许志永的电话,联系上,说等消息到12点,若人已放出,则取消行动,若否,大概下午一点开始行动。

    小撮提议,到陶然亭公园游览下,我立即表示,还是先填饱肚子御寒为重吧,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下肚,身体慢慢才热乎起来。

    探访黑狱细节就直接引用许志永博客了,不再赘述。已了解的,请直接跳过*星号*中间引用部分,看后面内容。

    ***********

    “10月5日中午十二点与周曙光、张亚东汇合出发,之前接到了一位上访女士的电话,约好中午一点在青年宾馆门前见面,也有网友小撮来电话,说他们已经在青年宾馆。这次去做好了很坏的打算,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先是和那位女士见面。她来自河南,认为警方没有追究一起凶杀案的凶手,因此上访,她因为上访曾经被劳教过一年。大概是感到上访很艰难,而且很危险,所以这次叫上孩子们一起过来,试图以这种方式引起上级的重视。大概孩子们在街上打了标语,因此被警察送到这里。她说,刚刚看到过刘局们从胡同里出来去了对面的华普超市。
      
    我们和小撮他们一行三人汇合,走向青年宾馆后门。在窗口问值班看守要四个孩子,他说,今天早上已经被地方政府接走了。我们要进去看看,他说不行,但语气明显很缓和。这时有上访者被地方政府接出来,我们问他们四个孩子,他们说今天早上已经被接走了。
      
    整个气氛和前两次来完全不一样。前两次看守们上来就打,这次态度罕见的温和,打手们也都不见了。很可能我写在博客里的文字起了作用,也许正是因为宣告今天要去那里,他们今天早上急急忙忙把孩子接走了。
      
    在北京,河南省关押上访者的黑监狱至少有四处:青年宾馆、凤龙宾馆、聚缘宾馆和京苑宾馆。这些黑监狱正如当年的收容遣送站一样,形成了产业。以青年宾馆为例,大概的情况是,那位姓刘的和姓殷的从青年宾馆租来房子,雇佣打手,受河南省驻京办委托从久敬庄接济站把上访者抓来,要县级政府来领人并付钱每天每人150元。
      
    感谢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还会去的。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公民关注这黑暗的角落。”

    **********

    而后,我们一行六人见了躲在街角的学生家长,一位沧桑的中年妇女,个子不高,腿有点跛,言语间不时闪着泪花,充满期待的和我们交流着,脸庞风皴的厉害,手里握着皱巴巴的状书和历次上方的接待批示……

    后来与许志永简单沟通,交换了联系方式,各奔东西。

    通过这次活动,还认识了传说中的“公民记者第一人--周曙光”同学,一个很小巧的男生,约定晚上一起参加一个NGO沙龙,由于时间尚早,四人兴致盎然的游览了陶然亭公园,还特意去瞻仰了位于湖心岛锦秋墩北麓松林中的高君宇、石评梅烈士墓,从小撮那里了解到了革命烈士的“纯洁友谊”。

    晚饭是位于缸瓦市的颇具北京特色的卤煮火烧,看来曙光同学是有些消受不起,呵呵,果然到夜里沙龙刚一结束,马上吆喝着四处找吃的。随后到小撮曾经战斗过的缸瓦市教堂遛弯。

    晚上的活动,反而成了今天的主题,与一帮同仁就“公民记者”的主题,展开讨论,我状态还可以,属于这几个月以来思维状态比较好的一次,较清晰的阐述了我对这个主题的看法,并且与zodiac配合小撮,向大家介绍了出走社的概况,清晰了大家对我社的印象。

    我对“公民记者”的不成熟观点备忘如下:

    1。公民记者为具备强烈公民意识,并通过某些途径,有意识的发布公众新闻的人。按照我的定义,周曙光其实属于狭义上的公民记者,与其实说他是公民记者,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游离于组织之外的独立记者,他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其实并不强。而我们需要探讨和推动的恰恰是我所定义的广义上的公民记者。

    2。我认为理想中的公民记者网站,应该是一个宣扬和讨论公民记者这个道的网站,而非公民记者发表新闻的平台。

    其中周曙光和南方某报评论员-CHEN更多的思路是在信息发布平台这边,前者主张通过RSS等途径实现博客的抓取过滤,最终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新闻平台;而后者的意思几乎就是,想建立一个公民记者门户网站,甚至要达到以县为板块。

    而人大那位导师,则有些煽动性,期望在短期内,比如一两年以内,引导炒作出,数十名像周曙光一样的的“公民记者”,形成影响力,就像维权志士那样,主要是在造势。

    成都某报记者-YIN则提议,可以采用观光的形式,到事件发生地去造势,制造影响。

    一公斤发起人-安猪则反复在追问,大家各种思路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看得出通过1Kg.org的运作,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确实比我们更加现实。

    讨论大概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谈得非常痛快。(PS:我现在越来越认为,这些搞NGO的,如果非常激愤,非常具有煽动性,往往都具备不可告人的目的。期待找到更多可以印证我这个论断的事件)

    结束后,CHEN意犹未尽的拉着大家要“杀人”,小撮则实时的推出了他所推崇的“美国式原版杀人”,当YIN表示更加习惯中国式杀人时,小撮拒绝让步,强调游戏应该超脱现实,如果依然拘泥于可悲的现实社会模拟中,这种杀人就毫无意思,自己也将拒绝参与。

    最终小撮得逞,美国杀人顺利开展,呼呼三盘,杀得一个个都精神抖擞的,最后要不是因为明天要上班,我们坚持要回去,不通宵肯定是不会罢休的。我表现也可以,思维比较正常,比着上两次有提高,当然距离撮、zo这些资深杀手们还是差的比较远,但无疑已经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游戏了。

    最近半年状态不好,记性特别差,无论是干事情,还是玩游戏,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很上火。

  • 小撮

    阅读此文需要事先了解一些关键词,有意探究的社友可以GOOGLE一下。

    1、信访

    2、收容遣送条例

    3、孙志刚事件

    4、三博士上书

    另外,请读一下这一篇游记:《国家信访局胡同口一日游记

    这样,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很清楚了。

     

    2008年10月09日
  • echobuda
    美国式原版杀人?下回我也要玩玩~
    2008年10月09日
  • 薛淡

    zodiac的作品效果真棒!

    等俺有了钱,也去弄个像你一样的专业相机耍耍,暂且就把俺照相水平低的问题,全部都赖在相机上得了,哈哈。

    2008年10月07日
  • Zodiac
    2008年10月07日
  • Zodiac

    http://www.haokanbu.com/story/119531/

    十一出走途中和社长讨论许志勇先生其人其事,胸中肿胀。
    回来上网获知5日需要朋友一同前往去要出4个中学生(人家明天就开学啦),正巧次日早社长电话来邀约,同往。

    没有遇到众打手,判断应该是他们也通过网络了解到了我们的计划,有了一些收敛,经核实,已经提前把孩子们放回去了。

    于是合影留念,zuola问唯一露面的那个看守:“你们觉得你们做的这个事情是一件好事儿是不是?”终于激怒了那个身高马大的胖子,在窗子里甩出一句:“你们和我说不着”,重重的关了窗。

    出胡同,大伙儿和孩子亲属宋氏说了一会儿话。

    薛淡:加我msn,照片我没有筛选,都放在里面了,你看看,要哪张我给你传原始尺寸的。

    2008年10月07日
  • 孤鸿
    你们除了探访黑监狱,还有这么多活动啊,收获真不小。祝贺小撮又一次推广了美式杀人游戏,哈哈。
    2008年10月07日
  • 小撮

    呵呵,淡淡的座谈会记录很翔实。修正一下,陈亮在我们的打击下改变了公民记者信息平台的初衷,倾向于接受公民记者社交/培训/互助网站的设想,这个火花随即被关于“革命友谊”的扯淡转移了,你可能没有注意。

    关于NGO组织者动机的猜测其实没必要。每个人都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我们只须关注他做事情的手段和结果,至于动机,那跟我们没关系。按照斯密的说法,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操纵下,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在总体上反而可能促进公共福利,这条经济学规律同样适用于NGO事业。

    2008年10月06日
1135 浏览   7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