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象被强灌了老白干——7月24日至7月25日出走王四沟门-大台子-番字牌结题报告   

  • 小撮 2010年7月31日

    【进程】

    南瓜叶的来电加快了我前往于家园的脚步,在此之前,我刚美美地吃了一碗豆腐脑。奔跑着与一辆汤河口班车同时进站,并在南瓜叶们的掩护下加塞上车。出发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15分钟。班车在改造成双线的111国道上穿山越岭,新开凿的隧道将古老的盘山道彻底扫进历史。我们于9:30到达汤河口,并立即换乘一辆开往喇叭沟门的班车。

     

    下车,在小卖部补水、补百事可乐,10:00准时开拔。沿公路东行,看见一条通往大南沟的大路,右转,曾经的机耕道,完全淹没在荒草中,两侧的玉米地反射着耀眼的阳光,令伞下的我们无处射藏。玉米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种望之生畏的作物,它长满倒刺的叶子,它古怪的胡须,它歪歪扭扭的秸杆,都透着一股来自印第安美洲的异教气息——残酷、嗜血、燥动,每次穿过玉米地,电影《启示》中被玛雅武士追杀的主人公在玉米地中狂奔时恐惧的面孔以及玉米地尽头那一堆堆腐烂的无头尸体便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终于摆脱玉米地找到那条水泥路,后背已被汗水浸透,而发源于头顶的汗水则势不可档地涌进眼眶,眼睛又睁不开了。南瓜叶戴上了夫人送的帽子,以阻止汗水的流向。最近两周以来,南瓜叶在夫人的打点下,着装方面向”户*外“的标准突飞猛进。那件标志性的格子衬衫只能在照片上回味了。

     

    沟里最后一户人家的女主人对我们能否找到那条通往项栅子的路表示严重怀疑,而我似乎是为了证实她的先见之明,鬼使神差地放弃了上次那条已经探明的小路,试图找到一条”更加正确“的路,结果,在最后一座废弃的房子的误导下,我们爬上了一段松林与灌木丛混杂的陡坡,在这段令人绝望的乱糟糟的地带,我们提前出发一路畅通所省下来的时间都被消耗掉了,我们的体力也提前透支了,我已经开始做心理准备放弃穿越返回汤河口,在最后一刻,命运给我们打开了一道门缝,我们被迫登顶,在山脊上找到了一条方向不明的路,总算没有灌木,也不再有峭壁。并且终于有了风。坐在树荫下,在微风中喝光了百事,算是我的午餐,时间已是12:00。我不想吃东西,只想躺下来睡一觉,但地上厚厚的落叶和大蚂蚁断绝了我的希望。

     

    路终究没有中断,我们由山脊向南,到达了计划路线图上那个垭口A点,后面是一段久已废弃的牧道,途中还遇到结了小红果的覆盖子,这种多刺的植物总算露出了它稍微可爱的一面。出了沟,在公路边散发着怪味的养殖场补的水只尝了一口就倒掉了,因为水里有卫生球的味。希望寄托于前面的村子项栅子。我们憧憬着冰棍或冰镇可乐进入这个村庄,却被告知村里没有小卖部,那些新建的带有大宅门的“古代民居”只向游客提供“满族口味”的农家饭。我们的愿望最终降低为喝一口自来水,这个简单的愿望在花园里得到了满足。水很凉。

     

    项栅子到东石门的沟已经没有小溪相伴,只隔了一个月,那条小溪就断流了。我们上次痛饮虫子汤的那个泉,我没有再去察看。在项栅子村灌了足够多的自来水,无论是肚子还是瓶子。通往曲梁子的最佳路线,在一位光膀子大哥的指点下,易如反掌地找到了。那条路如此之短(1.5KM),以至于南瓜叶不相信我们已经翻过了分水岭到了密云境内。杏树多了起来,经常落满一地果实,果肉裂开,果核迸出,这种会自动裂开的品种水份少,多淀粉,味同嚼蜡。另一种多水份的品种在路边不太常见。我们在路上只拣到了了可数的几颗。这个遗憾很快在曲梁子护林人家得到了弥补。

     

    全村迁走的曲梁子只剩两所宅院,其中一间常住着护林人夫妇,一间由他们的老板——密云某乡党委书记自留,偶尔过来住住,后者凭借某种关系,以极低的价格承包了这片他的辖区之外的山林。护林人来自沈阳,年约四十多岁,他的妻子脸上有一道可疑的刀疤,虽然面相有些凶,但态度极为友好地请我们进屋,护林人立即去维修刚刚出了故障的引水设备,以供我们补水,然后又一趟趟地出去给我们摘杏,洗杏,其实他窗台上晾着的杏肉我们尝了几个就知足了。两口子在这里食宿由老板提供,两人月薪共一千元,山林里的果树——杏、栗子的收成归他们所有,杏树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是杏仁,价格约3-4元每斤。他们对这里的生活十分满意。独行叟接班的希望渺茫。

     

    由此到番字牌25华里的行程(其中22华里为公路)再次成为我的受难之旅。项栅子之前透支的体力已到了强弩之末。而那三位老白干(这是出走社里最强悍的一群人的外号,意思请自己体会)却胜似闲庭信步,出走多年,我终于由队首走到了队尾,并且一再提出休息一会的要求,最后一次休息长达10分钟,在路边躺着打了一个盹。难忘这条路上唯一的小卖部,它出售的绿豆沙给我注射了一针强心剂,让我挺过了阳光最后的灼热。

     

    两个在此驻扎的农技人员,其中一个东北口音,我似乎听到他邀请我们乘他们的车一起去番字牌,后来他们进了玉米地,证明我出现了幻听。那时我真的很盼望有一辆班车经过。然而这条山谷并没有班车,虽然它很长,散落着十来个村庄。这条封闭的山谷正因其与世隔绝自成一体而成为密云种子公司的育种基地,南瓜叶与那两个小伙子讨论的育种技术我听不懂,只知道农民承担育种任务,农事会复杂一些,产量会低一点,但价格是普通玉米的三倍,所以很有吸引力。烈日下,玉米地里仍有忙碌的身影。

     

    我们最终于18:30抵达番字牌联翔民俗旅馆时,67岁的旅馆老板仍在玉米地里做育种的操作,接待我们的是他的妻子。大妈夫妇竟然来自原住民,四十年前迁到了番字牌,这家旅馆的东西两排相对的房子,其中东侧一排是他们原有的私宅,西侧一排是昔日生产队的牛棚,大爷把它买了下来,翻盖,把门改成朝东,形成了东西两排房,中间一个院子的格局,那个石质的水槽其实是原来的马槽。这对老两口是过日子的好手,勤奋程度和开拓精神不亚于西进时代的美国移民。他们的土地都是自己开垦的,多达二十余亩,其中十亩用来玉米育种。我们一到旅馆就喝到的冰镇绿豆汤,绿豆也是自家地里出产的。大妈一再抱歉说,可惜你们来晚了,如果上周来,可以吃杏。

     

    后来大爷从地里回来,还是千方百计不知从哪里找到了几颗杏,让我们品尝。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喂他的羊,他只养了一只羊,关在圈里,作为宠物。除了羊,他还养了三头猪,一群鸭子,两只猫(都是他们收容的流浪猫,一只叫黄子,一只叫白子)。那些家畜家禽都养在另一个小院,那个小院比大院低一层,位于河滩上,与大院通过一道阶梯相连,菜地也在这个小院,还有厕所。厕所和猪圈都打扫得难得的干净。

     

    这个旅馆还免费提供洗澡,我上次来时并不知道。只是水有点小,太阳能热水器的给排水装置的安装似乎有点错误,水流始终像小孩撒尿。我洗完澡,晚饭已经做好。馒头,绿豆汤,一大盘摊鸡蛋,一碗土豆炖茄子。这顿饭一共17.8元。我怀疑他们开这个旅馆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热闹。他们的孩子都住在密云,大儿子、大儿媳、二儿子、二儿媳、女儿、女婿分别是密云六个乡镇的付乡长、文化站长、农技站长、团委书记(还有什么职位?大爷如数家珍,但我没记下来)。他们一年只回来三次,春节、国庆节、清明节。一年的三百六十天,这一对老人伺候着他们的二十亩地、他们的猪、羊、鸭子,他们的小旅馆,这些,都是他们的宠物。

     

    吃饭时,密云电视台在播放一批新任命的少壮派干部的简历——70后、80后,除了密云本地的,便是从北京市或国家部委下派(不能叫镀金吧),里面甚至有清华毕业生。我一度以为马上会听到行香子的名字。。。。

     

    饭后,我进了房间,连灯都没开就上床了,在入睡之前,只跟南瓜叶说了一句话。我,真的是累了。一天的行程,半梦关醒,仿佛被灌了一瓶老白干。

     

    【评价】

    很好的路线,但不适合这个季节。番字牌这个村子,倒是很适于避暑,直接由密云乘车去,住上一夜。这里真是密云的天涯海角。

     

    【开销】

     东直门-杨家园916:4.4

    于家园-汤河口936:4.8

    汤河口-王四沟门班车:0.8

    番字牌食宿:16

    番字牌-密云班车:2.8

    密云-东直门980:4.8

    合计:33.6

  • 不吃饭
    向夏天依然坚持出行的社友致敬!!!
    2010年8月03日
  • 武林阿混
    三位老白干?
    好恐怖!
    我见过两位,怕...
    2010年8月03日
  • 岳麓山人
    这个天气,这个强度,不敢想象
    2010年8月01日
  • 岳麓山人
    精彩的记述
    2010年8月01日
  • 棉芯
    社长还没酒醒咧,费用算少咯
    2010年8月01日
  • 1992
    我有种幻觉,这个队伍被带出了一股子国军味儿,为啥老乡一见你们就四处找土产,没杏儿都得翻腾出来俩。
    2010年7月31日
2273 浏览   6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