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头一次出走的感觉,看了这次课题的强度,心里就有数多了 ——应该能够闲庭信步下来。
又扯远了,回到课题上来。在张坊和南瓜叶他们会合,坐上到十渡的917,很快到了六石路口,下车,进山。走了很长的一段水泥路,刚在琢磨这路不会修到山顶上去了吧?水泥路到头了。好吧,这才算正式进山。上山的路是一条老乡放羊的山沟,一路上不时见到羊群和它们的排泄物。看着在岩石上跳跃的山羊,才想到,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山羊啊,我小时候放过的羊根本不算嘛!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我们到了垭口的位置。肚子早饿了,开饭。就着微微的山风,啃着我的面包,看着天际若远若近的群山,美!这可比在屋里吃饭,你瞅着我、我瞧着你的感觉好多了。
重新迈开步子后就轻松多了,因为要到槐疙瘩的路,全是那种的起伏不大的山路,简直可以大步流星的往前飞奔了。当然,也不敢太马虎,路很窄,一侧就是荆棘密布的山坡了。老孟在前面开路,跑的老远,时不时听到他那隐约的歌声,我也有种一展歌喉的冲动了,可惜五音不全,一张嘴就卡住喽。作罢。虽然暗暗告诫自己下山时再摘柿子,可是当路上看到一片触手可及的红灯笼时,还是忍不住摘了十多个。
到得槐疙瘩时,才发现是荒村,我一直以为有人住呢!在村里耽误了一段时间,一是架不住梨树和山楂树的诱惑,又收获了一遍;二是走了一段死路,又折回来从另一个方向迂回下山。虽然和上来时不是一条路,但我还是觉得有些相似:同样的山石、同样的羊的排泄物、同样的铁锅(饮羊的)。我可以理解山里迷路是怎么一回事了。区别是下山路应该比上来时要曲折很多,接近山顶的那段还是那种视野很开阔的感觉;中间就是没完没了的灌木丛了,太阳也是时有时无;后面一段大块的山石较多,一度还在干涸的河道里走过。 路上被断枝扎了一次脚,好险,把鞋戳了一个窟窿,却没伤到肉,看来有必要换双硬底的鞋了。
归结出一条经验:以后无论目的地是远是近,集合时间是早是晚,早晨都是不可能再睡成一个懒觉的啦!基于北京的交通状况,这条经验还是相当靠谱的。
进程如下:
6:00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