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出走社里的第三次出走。
本次出走课题,一共有十三人参加。
在这十二人当中(除了我以外),
我和以下五位社友是第二次一起出走:(按网站报名录入先后顺序排列)南爪叶、subing、旅游者、穿山癸、闲逛逛。
我和以下七位社友是第一次一起出走:(按网站报名录入先后顺序排列)丽丽、糖耳朵、南阳一布衣、moshaO、老酷、spring007、缎子。
本次出走实际线路如下(以耕园为界,分为两部分):
1.1 929路公交车王平车站(7:50)------老独的第一处山间居室(独行叟居室)(废弃的南涧矿生活区)(10:00到达)
1.2 老独的第一处山间居室(独行叟居室)(废弃的南涧矿生活区)(10:10离开)------老独的第二处山间居室(牧羊小屋)(废弃的黄石港村)(10:41到达)
1.3 老独的第二处山间居室(牧羊小屋)(废弃的黄石港村)(10:51离开)------老独的第三处山间居室(耕园)(赵家台老村)(11:30到达)(遇到山木和另一位来到这里的社友,至此再聚耕园的人数刷新到15人(包括耕园主人老独,则是16人))
2.1 老独的第三处山间居室(耕园)(赵家台老村)(大约在14:00出发)------一旦沟村(废弃的彭真别墅?)(14:25)------潭王公路上与独行叟话别点(15:28到达)
2.2 潭王公路上与独行叟话别点(15:30离开)------废弃的阳坡园村(15:40开始进村,16:00离开该村)------王坡村(16:20到达村口,16:30离开该村)-----龙潭(16:35)------防火道(经人工种植的元宝枫树林)(17:05)------到达垭口(五岔路口(桑峪垭口)?)(17:10?)
2.3 垭口(五岔路口(桑峪垭口)?)------370公交车圈门始发站
2.3.1 垭口(一队10人从垭口左侧直接下降,前往370公交车圈门始发站)
2.3.2 垭口(五岔路口(桑峪垭口)?)(另一队5人继续直行)------无梁殿与赵家洼之间(靠近无梁殿一侧)(小井,是一处可补充山泉水的点)------370公交车圈门始发站(17:50)。
这次出走也是我再次前往耕园。
以下为本次出走的流水账。
1.1
我是在7:50到达929路公交车王平车站的,同车到达的有南爪叶、穿山癸以及当时还不认识的另外几位社友。在王平车站与先我一班车到达的旅行者汇合。
互相交换了一下意见,达成以下一致:a 南爪叶留在公交车王平车站,等候下一班车到达的subing、闲逛逛和丽丽; b 我们一行九人则先行一步,到有山泉水可补充的补水点。
我在补水点补充了今日行程所需的水(这次带了两个1.5升的空瓶,外加一个0.55升的空瓶)。再加上昨晚采购好的,已经装在背包里,准备捎往耕园的2.5kg大米、四根黄瓜、一袋面包、六杯蒙古口杯酒、一袋鱼泉榨菜(内装7小包:80g/包*5包+50g/包*2包)和一盒罐头,背包开始有些份量了。补水的过程中,南爪叶、subing、闲逛逛和丽丽已经赶上来了。这是我和subing以及闲逛逛的第二次一起出走。相互打了一下招呼。利用这个机会,也顺便追忆一下,第一次一起出走的一些往事哈:第一次出走,是在开题申请获准后开出的题,走的是三十亩地-----积谷山中的灵鹫禅寺及后续线路。由于是探路,希望是一个小团队,打算三人同行。题开出不久,很快地subing和闲逛逛就报上了,名额也就满了。我是山区里出来的人,再加上之前刚走过三十亩地------鲁家滩这条线路,凭直觉,这次开出的题所走的线路估计会遇到不少小困难。两个女的?是不是存在对困难估计过底的可能?因此,一方面通过邮件告知对方,陈述了此次路线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修改了开课计划,将分担课题的人数增加至5人。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我小看了subing和闲逛逛,她俩可是出走的能手呀。敬佩一下。
继续出发,这一路上树木很通人性,为我们挡了不少太阳,让出了不少路。很快就到了养蜂人家处,社友们一起围观了两位阿姨正在为蜂王浆的生产而忙碌的情景。据说,旅游者还从两位阿姨处取到了不少制作蜂王浆的真经哈。
离开养蜂人家处,继续沿着山涧前行。不久就遇到了今天的第一处善壶。在想像着有溪水的年代里,这里该是一处瀑布,不远处该是一小汪清澈的潭水……的同时,也在考虑着是直接往上攀爬,还是选择绕行而上。
经过若干个阶梯式的小善壶,经历了若干次的因人制宜的上升选择,我们顺利地到达了“三居连穿”的第一居:老独的第一处山间居室(独行叟居室)(废弃的南涧矿生活区)。
1.2
聆听着旅游者关于第一居的娱乐花边,补拍了上次(5月14日)来到此处时没有拍下的某大学社团丢弃于此地的记载有某次活动成员姓名和电话等资料的A4页面资料之后,我们迈出了前往第二居的脚步。
在快要到达第二居的路上,听到了右侧山腰处的防火公路(也就是不久前才铺上柏油的潭王公路?)上传来了独行叟的喊声。独行叟迎接我们来了。
此行的第二居:老独的第二处山间居室(牧羊小屋)(废弃的黄石港村),很可惜,已经被火烧了。窃贼纵火的原因,估计是为了偷走屋顶的钢筋和顺带放火灭迹吧。
由于此次出走的社友中,有部分社友没有到过京西古道上的知名景观之一的“蹄窝”。因此,开题人南爪叶带领南阳一布衣等几位社友绕行“蹄窝”。剩下的社友(含我)则和赶到此地迎接我们的独行叟一起先行前往此行的第三居:老独的第三处山间居室(耕园)(赵家台老村)。
1.3
沿着老独新探出的小路,推开耕园后面的木栅栏小门,我看到了玉米已经长出绿叶,和风儿一起舞了起来,迎接我们的到来。
进入耕园后,泡茶,洗菜,拼盘,上菜,喝粥,品杨氏泡菜,碰杯……以及,午餐后,耕园里合影,吹山风,海聊……此处省略N字。
当然,有一处是不能省略的。有一处好人好事是要有人记录下来的。那就是,旅游者这次特意为耕园带来了一口煮粥的锅。
顺便提一下,在从第二居前往第三居的途中,老独告诉我们,原想用从花沟处取来的一口大锅来给我们煮一大锅粥的,但在清洗这口大锅的过程中发现,这口大锅的锅底已经裂开了,不能用了。今天,只好重新用两口小锅给我们煮粥了。
旅游者今天带上耕园的锅,可以在下一次派上用场了。
对于旅游者今天所做的这件好事,也可以歪解一下哈:老独到时就得煮出三锅粥来了,而不是现在的两锅粥了。存心是不把老独煮累扒下誓不罢休嘛。
根据出走社不久前盛传的对联,我也歪一联:粥少有因情意重,人多无量体验佳。
2.1
老独担心我们不知道怎么走耕园到阳坡园这段路,特意带我们走了一段。
在前往阳坡园的途中,我们稍微绕行了一下,为了看看传说中的彭真别墅真面目。
据说,传说中的彭真别墅是在一个叫“一旦沟村”的地方,别墅的材料来自于北京城市发展建设中拆除的古城墙、古城楼的木料和城砖。
该处现有一位看护人。据说,此处的房产属于北京日报所有。
见识了彭真别墅的真面目之后,老独带领我们走上了古道,来到了不久前才铺上柏油的潭王公路,并为我们指明了前往阳坡园的道路之后,我们与老独的话别表现在握手上、挥手上,也表达在回头行注目礼上,还表达在内心深处:感谢老独前往第二居处迎接,感谢老独在耕园里的热情接待,感谢老独送别至潭王公路话别点。
2.2
惜别老独后,沿着潭王公路步行了约二十分钟后,见到潭王公路右侧有一块“阳坡园”的指路牌,进阳坡园村。
资料上说,由于缺水,阳坡园村已经整体迁往别处了。资料上还说,阳坡园村曾有过整体开发搞旅游的时候。
走村道,观村落,看古树,走走停停,拍拍评评,感悟感悟,体验体验,这村,这树,这山,这水与在地人以及非在地人的关系……
二十分钟后,我们再次上到了公路,沿Y102公路,往王坡村走去。
路上遇到了两拨从王坡方向走来的爬山人。
十五分钟后,到达王坡村口。我们没有继续沿着通往雷达站的公路盘旋而上,而是选择了穿村而上。由于该村是依山而建,因此,穿村的过程,也就是爬升的过程。当我们再次上到通往雷达站的公路时,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售卖葵花籽的大妈。没有机会了解她的销售记录,但从她的叫卖策略(就剩最后一包了)中,似乎感觉该大妈已经把饥饿或是饥渴销售法用得很灵活了。另外,这一段路,我是第一次走,但在此售卖葵花籽的大妈已经能够告诉我,途经这一路段的游客或是观光客应该不少。
从售卖葵花籽大妈附近下降到山谷里的龙潭。这龙潭可有些了得,是潭柘寺寺名中的第一个字(“潭”字)的出处。只可惜,由于山泉断流,龙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龙嘴里已经没水可吐了。
离开龙潭,经过一小段爬升之后,开始横切。一些路段上的落叶已经被来来往往的双脚踩成了碎片、化成了粉末,一些路段则是俯视山谷中的潭柘寺的好地方,一些路段还需要小心地与灌木交会。好在这一路的横切都是在林子里,外头的太阳虽热,但林间的小路却很是凉爽。
当我们看到横在眼前的山间土路(防火道)时,我们右转进入山间土路(防火道),经过一片人工栽种的元宝枫树林,我们来到了垭口。
2.3
2.3.1 一行十人,选择左侧的山路,下降,直扑本次线路的终点站370公交车圈门站。
2.3.2 另一行五人(含我),选择直走,绕行赵家洼与无梁殿之间(靠近无梁殿一侧)的小井(有山泉,可补充山泉,但泉水不多,再加上经常有人到此取水,因此不能保证随到随补),再奔本次线路的终点站370公交车圈门站。
17:50,我们一行五人到达370公交车圈门站,上公交车,见到了已经在公交车上入座的另外六人(另有四人还没到达,后从南爪叶与对方往来的电话中得知,他们也已经顺利到达圈门并乘上了随后的一班370公交车)。至此,本次出走课题顺利、圆满地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