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   

  • 七杯茶 2011年6月01日
    很想到耕园,探访一下独行叟。上次撮社的课题我也报过名,不想没有流浪的牛同往,我就是一路痴,稍远一点就去不了,只好放弃。好在这次南瓜叶老兄课题,牛兄也有兴致,于是成就此行。

    早晨5点40,和流浪的牛出发(道路不熟,晚上百度了一下,A4纸记了一大篇,还是怕晚点),路上比较顺,六环路没遇到几辆车,下了六环也没有走差路,7点钟到了门头沟,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我们在庆丰包子铺吃完早点,到圈门将车放到门头沟社区服务中心,这时南瓜叶老兄打来电话,他们已经到了!

    南瓜叶老兄还是那身衣服,我很远便一眼认出,甚觉亲切,这好象就是人们说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道理吧。快步上前打了招呼,同南瓜叶老兄一起的还有初次见面的西子、棉芯、行香子。由于岳麓山人还没有到,南瓜叶老兄便让我们五人先行。

    路过圈门戏楼,这座明代古建筑孤零零地立在一片断壁残垣边上,看来全国性的大拆大建还是有所选择的,歌舞升平的匾额背后几家欢乐几家愁。再往前走,看到干枯的河道上立着圈门过街楼,听西子说圈门的地名来源于此。出了村子,爬过半山的凉亭之后,五人走了段差路,后棉芯发觉,折返回来,竟然发现南瓜叶和岳麓山人已然在前。和老岳相互认识之后继续沿村民去谭柘寺进香的山路前行,从小路走上大路,又从大路钻入小路,不知不觉在忙着摘青杏的兴奋中看到了龙潭,南瓜叶特地让第一次来的老牛和我进入参观了一下,其他人等候。然后又是在大路、小路之间转换穿行,前有南瓜叶老兄的带路,后有西子殿后,我和老牛虽须眉不如巾帼,但心里很是踏实,听着西子叙说老独的种种片断,心中便有了一个老神仙的相貌,鹤发童颜,绝尘而居。想到之前看到老独的照片,好象又不似。知道此行遇不到,不觉有些失落。

    时间接近正午,一行人来到一个园顶蓄水池,南瓜叶指着远处山下一片村落,说那就是赵家台。西子向我们解释道,老独的住所就在那里。南瓜叶和岳麓山人赶在前面去生火做饭,两位女生在路旁扯着一株桑树狂吃桑椹,我们和西子边说边向村子走去,西子给我们讲述赵家台的历史,抗战时曾有纸糊的北京城,铁打的赵家台一说,可见这赵家台之险。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明明村子看着很近,可我们还是走了近半小时,在村口看到几棵古松,直挺入云,石头房子依山势而建,别有世外桃园的味道,不想转过一个弯道,赫然看到两辆汽车,才觉原来还是世内。西子带我们在村子里绕了一圈儿,苔痕的石墙,残破的窗棱,躺在地上的石磨盘,木门上斑驳的字迹,述说着村子的历史,在西子的指引下,竟然发现居然还有一处联合国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基地的牌子。

    来到老独的住所,屋内摆设陈旧,留言板上张扬着个性,唯一出忽我意料的是耕园井里没有水。南瓜叶说是每天早晨才能有水,看到满满一大水缸井水,不知老独要打几个早晨。西子一进屋便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两大瓶饮料,真让我大大佩服,之前在路上看他出汗不比我少,还以为体力和我一样呢。南瓜叶老兄背来一大堆黄瓜,还有一盒炸花生米,说是还放了一点糖,吃起来味道很是不错。比起他们来,我只背了几瓶水,已是累得腿酸脚麻,看来出走社的社员们都不是盖的。园子里水萝卜长得很好,叶子上没几只虫子,想想自家种的,不打药叶子能被虫子吃个精光,难道虫子也畏惧山高路远?拔了几棵水萝卜沾酱吃,南瓜叶用老独新买来的锅煮好了面条,老牛捞了几块酸菜,拿出从高碑店带来的豆腐丝,大家也不客气,一人一碗面条,就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吃起来,老独的酸菜很好吃,酸菜坛子听南瓜叶说是用十分之一的工资买来的,可想当年物资匮乏。面条加黄酱这种吃法我还是头一回,不过吃得很香,一口气吃了两碗,还想再吃,一想吃完饭还要起山路,就放弃了,上次出走吃了三个火烧,撑得趟不动道。

    吃完饭,老牛、西子和岳麓山人合影,快门按下去的刹那,岳麓山人哈哈哈大笑三声,弄了我个措手不及,却有一种山人的味道。老岳这次从长沙赶过来,那边出走一般都要带刀,因为灌木多,没有路,只好用刀开路,很是辛苦。

    由于老岳、南瓜叶、棉芯、行香子他们要赶着和撮社等人聚会,老牛和我由西子带着走京西古道回圈门开车,只好从耕园分别。出了村子,西子指着前方头顶处的山间公路说,咱们要先爬上公路,再从上边类似垭口的地方翻过去,就到了京西古道了。这段爬升很是费力,西子不得不走一段让我俩休息一下。遥望对面的石长城,想想当年国军的抗战,不禁有些感慨。不经意间看到对面山上有处大石兀立,恰似一位古代将军迎风站立,甚是雄壮。好不容易爬上了公路,再次看了看山下的赵家台,烟雾蒙胧,只能见到村边那几株古松的影子,西子说你们下次来只要见到那几株古松,就能找到赵家台了,老独的房子就在古松边上。顺着垭口爬过小山峰,西子考虑到我们体力差,就没有领我们下山走黄石港,而是顺着平缓的京西古道前行。带我们看蹄窝,领我们看峰口庵,给我们讲京西古道的历史,到了天桥浮,还谈到了天桥浮战役和地堡……我很惊讶他的学识,一个福建人,居然对这一带历史如此熟悉。有了西子沿途讲解,使这次出走觉得轻松。在京西古道蹄窝附近还发现了一只小野猪,在我们前面带了很长一段路,老牛拿出相机,哔哔地拍照,小野猪居然迎面停了下来摆pose,这让我们兴奋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听到护林人的声音,小野猪才钻进林子走开。

    下午五点半,我们三人到达圈门370站,由于时间有些晚了,本来打算参加撮社的聚会只好告吹,和西子握手道别。回去的路上还念叨着西子,南瓜叶,老独,岳麓山人,小撮,闲逛逛……我说:出走社最大的特点莫过于纯净二字。

  • 凌乱

    狂吃桑椹叫人眼馋,耕园里的饕餮更令想入非非,看来一行虽未寻到隐者,却已然沉醉此山啦。

    也看出来七杯茶已打心眼里爱上了出走社 :)

    2011年6月02日
  • 流浪的牛

    幸亏遇到的是小野猪,要是参加燕京的猫耳山,那3米多长的巨蟒可真够受的。

    2011年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