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风景   

  • 糖耳朵 2011年6月24日

    断断续续的写,修修补补,成了一篇疙疙瘩瘩的文字。有兴趣图文版请移步http://blog.163.com/en_route/blog/static/44811349201152494647908/谢谢


     


     缘分,运气,经常行走于外的人,如我自己,深信不疑。始终认为,在一次旅途中,看到的风景,遇见的人,都是注定的。


     


    不能不说的感动和感激


        同样的,要向同行的每位同学致谢:南瓜叶、酋长、缎子、白小妮,流浪的牛和七杯茶。更要把特别的感谢送给牛哥和茶哥:


    回高碑店的班车上,两位大哥不仅为我们问询到回北京的具体列车时刻,还帮我们不断敦促司机尽量避免错过开车时间;因为他们,班车破例专门把我们送到车站广场才掉头(班车站点离火车站广场有大概5分钟的路程)。最让人感动的是,牛大哥打车回到家又即刻开车到车站找到我们仨:专程送来自家包的粽子,甚至还周全的配备矿泉水!!


        千言万语难表心底感激,这份情意,如同那些粽子,结结实实的,粘贴于心了!!


     


    --好人缘好运气的南瓜叶


    不过,这一次的涞源之行也真是太奇特了,所有的偶然都指向那个最终的必然,环环相扣,严丝合缝。


    如果夜间11点到达涞源的我们不径直走进直对出站口的那家旅店,那么我们就不会在清晨的那个时间,拍打反锁的院门----锁开,推开铁门的男子主动与南瓜叶打招呼----原来他是与南瓜叶有过“合作”的张师傅;此时,好像他是特地来给我们开大门的,其实只是碰巧:他的车停在院里过夜,这个时间,他来启动这一天的生意。


    如果不是南瓜叶灵机一动,果断决定包张师傅的车到东团堡,而又因为他的好人缘,张师傅一股脑把我们直接送到甸坡山脚下,给我们省去一个多小时的徒步上升,那么,我们在草甸上的闲适也要打些折扣了。(后续)


     


    坡甸


    一直陪着我们的金太阳,到了山中便热情大减,扔下我们不管,自去穿云破雾和雨点约会,两情相悦,时而,绵绵细雨在阳光里翩翩起舞;时而,金色光芒在润湿的雨滴里,也变得柔和。


    只是我们的心情并不随之而起氤氲。柔软青翠的草甸上,开满星星点点各色小花朵,憨态可掬,拙朴可人。最爱这微小平常的一群,花开花落,踏实而短暂的生命过程,坚定、炽烈的生命力兀自灿烂!山峦绵延,远处,影影绰绰,如水墨晕染;近处,层层叠叠,似树影峰线勾勒。亘古沉稳踏实的山石,似乎也要求些变化,做出造型奇特的石柱石峰,诱发我们的童心和玩心,又变成石桌石床,停住我们的脚,打开我们的胃。


    这是周边村落家牛们的领地,主人们是慷慨而大度的,由着这群闯入的“流浪的牛”们在一旁说笑乱串,只顾将反刍事业进行到底。客随了主便,于是,主客们,或躺或卧,或发呆或打盹,自顾自得,。


    几处怪石凸起,山峰嶙峋,一片林海跃至眼前。好一片碧绿的林海松涛,参差的边缘就是勾卷的海浪,拍击草岸;站在高处,寂静天地里,磅礴汹涌的的拍击声如雷灌耳。


    黄昏时分,我们在唠嗑的叔婶们毫不掩饰他们打探目光中走进东团堡村。“留人小院”留宿不留餐,斜对过的一家早点铺子,却愿意点火起灶烧水和面专门给我们做这一顿晚饭。南瓜叶不会放过任何交谈机会。餐馆老板是个“本地通”,南瓜叶通过他那独有的交谈方式,又获得大量信息,本次的课题尚在进行中,下一个“金莲花主题“已经酝酿在心了。


    灯光中的乡村庭院,更加平实亲切。善良的“留人”老夫妻,惊讶于我们一天的登山行走,烧了大锅热水,心疼的叫我们烫脚解乏。我们都是守纪律懂礼貌的好孩子,排队打水洗完脚,收好小桌小凳,高兴得留人大妈许诺:下次去再住她家,定为我们煮小米粥做土豆菜。(东团堡的小米香和土豆面是响当当的。)


    乡野古老的夜晚,我们深睡。


     


    阁院寺


    此次出走,阁院寺于我是意外收获。


    早睡早起头班车到涞源县城。酋长和缎子膝盖不适提前撤离,余下的五人在南瓜叶的带领下,寻访到半隐在一条斜街里的阁院寺。


    院墙里的现场施工的脚手架没能劝退心有不甘的我们,居然敲开了旁边挂着“涞源县文物局”牌子的院门,值班大姐哈欠着打开门,挥手让我们进院。(没有呵斥,还能进院参观,大有天上掉馅饼的幸福感觉。此门应为寺院为旁院侧门,已另辟作为国家机关之大门。)


         院内堆放的沙土,搭设的脚手架掩盖不住寺院的悠悠古意和萧萧肃穆。古树苍劲参天,殿堂庄重典雅。阁院寺创建于东汉,唐代重修。后唐大将李彦超为表其孝心,倾尽家财,选中该寺院修建文殊殿福佑慈父。这是国内仅存千年来没经过落架重建的大殿;雕有梵文和佛教法器的文殊殿辽代花窗棂,是中国最古老、保存完好并仍在使用的木窗棂。殿旁侧,悬挂的是近900年的钟龄的飞狐大钟,钟身上的铭文清晰可见,这是我国现存唯一有明确纪年的辽代大钟。祈福也好,禳灾也罢;历史的年岁翻过不知多少篇,人事皆化尘土,隐没在幽幽松香,隆隆钟声里。


        南瓜叶陪着我盘桓其中许久方才离开。庆幸我们的运气,也暗叹其中缘分。临走时,在空无一人的门房(值班大姐的寝室)放下南瓜叶前一天买的大杏,以示谢意。


    泰山宫是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道教宫观,供奉着东岳大帝之女“东岳泰山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宫内的 “兴文塔”是涞源的标志之一,建于唐朝天宝三年,根据自己有限的历史建筑知识,感觉这应是佛塔。不过并不以之为奇。在这一片据说民众没有信仰的广博之地,常见各路神、仙齐聚一隅,各自接受信徒们的供奉;也见各宗供奉同一圣人,各取各的需要;那些述求祷告忏悔,通过念诵的经文,点亮的烛火,焚烧的香灰,到达信徒们希望到达的地方,随之,烦恼去了,心结解了,心,安了。


    泰山宫的脚下,便是拒马河主要源头之一的“涞源”。四周绿荫遮天,水中倒影如画,晨练的,游玩的,又是另一幅凡尘景象。


     


    长城长


          我们在离长城最近的地方,下了乡村班车。公路被一个开矿的工地粗暴的截断,巨型卡车是耀武扬威的喽啰们,狭窄的土路上,它们推来攘去,扬起漫天尘土。绕回公路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长城脚下的天桥村。村口小小的山神庙,五棵松树环抱。(显然北京城的“五棵松”是冒牌,正源在此呢!)前一天的疲惫,清晨超早起床,烈日炙烤下,我们都有些力不从心。不过很快,我们的坚持得到犒赏。爬上一个小小的岭坡,眼前豁然呈现一片较为开阔的谷地,1个、2个…7个烽火台同时跳入眼帘,相串成珠。树木退避,让道于蜿蜒逶迤气宇轩昂的古老城墙;漫山遍野累累的石头,是一起穿越时空经历风雨的兄弟伙伴。听不到人吼马嘶,看不到狼烟卷土,闻不到腥风血雨,而你能感受到啊,亘古不变的缄默中,那固执的隐忍和宽厚深重的承载。岁月的剥蚀,并没有削减哪怕一丝威武雄壮,更增添了时光沉淀的绵延古韵。它是古老大家族中的长老,威严而平和,豁达而坚定!


     


    匆匆,太匆匆


    跟着城墙辗转了几个烽火台,一条旁岔的清晰小路带领我们离开长城。途经一个几乎人家的小村庄,热心的大嫂见我们不愿退到他们认为的好路近路,要坚持走这条远路小路,便有好心的做了详尽的指导。


    感谢南瓜叶的坚持。


    自此,我们走进一个梦幻般的葱茏世界。炎炎烈日被密实的树枝树叶过滤的,只剩下斑驳的碎点;涓涓溪流时隐时现,叮咚的歌声却袅绕不绝于耳。张望四周,奇石怪石,任人浮想。脚步放慢再放慢,只想流连其中,感受那无尽的美好清爽和纯净……


    这样的美好,正如南瓜叶所说,除非亲临其境亲身感受亲眼环视亲耳聆听…


     


    还在继续的好运气


    重返尘土飞扬的现实世界,在明晃晃的阳光下等车。七杯茶从路旁超市捧出五根“老北京风味”的棒冰,刚分发完毕,开往高碑店的班车停在我们跟前,仿佛就是来接他和流浪的牛俩人回家的,这是当天的末班车。一同上车。听售票员说才知道,坐这趟班车,我们还能赶上回北京的最后两趟火车,真是顺利的让人有些不敢相信了。当然,最后,我们一路顺风的上了最后那趟火车,新车,空调,乘客无几,一站北京!!


     


    2011-6-23


     

  • 静走

    醉了,醉了。谢谢耳朵。yes

    2011年6月24日
  • 狼啸五岳

    各位移步图文混编的吧,美景美文啊!!!

    2011年6月24日
  • 棉芯

    痛批!

    总是写得让没去成的哦们追悔莫及

    2011年6月24日
  • 南阳一布衣

    真好!没去成,亏了!

    2011年6月24日
  • 小硕007

    照片拍的很不错

    2011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