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十三陵西北部长城断边的考证(转帖)   

  • xulaoshi 2011年9月04日

        出走五个月有余,多在八达岭-十三陵一带活动,国家将此带列为重点名胜风景区。我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将八达岭和十三陵联系在一起,看到网上考证十三陵西北部长城断边的一篇文章,心中有所感悟,现转贴于下,作者不详。





    八达岭水关长城东段断边题解及“川字一号楼”的由来





        "道"同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年 西元1550年)八月,数万虏骑于古北口西黄榆沟拆墙入,经石匣、密云折南,途怀柔、顺义、通州薄京师。沿路大掠之,明陵寝外缘亦遭劫难。 京畿大震,急调外镇官军星夜驰援,列阵于京城九门之外,并于通州白河一带,与虏营隔河对峙。

        城中居民及各地来京应试武举亦尽数登城,昼夜防守。是日,虏自通州渡河,先锋七百余骑竟直抵安定门外教场。众目之下,驰骋冲突,真可谓如入无人之境。 时北京城门封闭,四方逃难百姓避至西直门而不得入,号呼之声直彻西内。 是月,虏长驱至天寿山,见总兵赵国忠列阵红门前,不敢入而去,由白羊、镇边、古北等口出边。沿途分掠各处。 京师稍后解严。 此便为令人蒙羞的"庚戌之变"。 彻骨之痛,促使朝廷加强戎务。 十二月,兵部奉旨议修边事。 三十年正月,兵部协调开始大规模筑边。 (上述史实散见于《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三册嘉靖二十九年) 嘉靖三十年,黄花镇至横岭段边墙成。 嘉靖三十四年,横岭至镇边城挂枝庵尾端边墙成。 (上述两段筑边年代,散见于《四镇三关志・形胜考》) 四百多年后,边墙依然起伏龙行于北京北部崇山峻岭之中。 今人详细探查,黄花镇边墙向西行于龙泉峪西山顶敌台处嘎然而止。沿山脉向西南几十里至于石佛寺,边墙再起。以空心敌台"川字一号"为标志,向西北经八达岭通往横岭、镇边城方向。 龙泉峪与石佛寺之间竟无边墙,如此状况令人大惑之。 众研究者于此伤神,虽有多种分析推断,然其结论并不能令人满意。





    笔者于本文中,将对此大惑予以分析,并解题。  

    一、 龙泉峪西山顶敌台周边介绍

        笔者曾在龙泉峪村发现与边墙有关的碑、窑,因此习惯以该村为基准,将断边处称为"龙泉峪西山顶敌台"。 他人习惯以公路为基准,称呼此地为解字石以北边墙、敌台,或东三岔以北边墙、敌台。 西山顶敌台无统一名称,因其塌损严重,只剩余条石基座,无法获知敌台编号。虽各种分析文章对该地点称呼各有不同,但所议均为同一地点。 龙泉峪西山顶敌台北部山下,为杨树沟村;南部半山处,为解字石、东三岔二村;其东南、东北山下,分别为香屯、龙泉峪二村。昌平至永宁公路由南而北,经解字石、东三岔村边,在敌台东侧坡下横穿,部分墙体因公路被毁。 若以山间小路路程计算,上述村落与敌台间距均为三、四里。 由黄花镇至此的边墙,其建筑形式、材料与八达岭一带边墙雷同。墙体基础自下而上为规整的长方形条石砌筑,女墙、垛口墙、空心敌台为砖砌。现今墙体虽坍塌、拆毁严重,但仍能看出原形。龙泉峪以东边墙距村落较远,原始状态保存相对完好,可互为参照。 为寻找断边成因,笔者曾攀上该敌台,沿山脊向西继续寻找边墙痕迹。 西山顶敌台西向,有"干插边"墙体与敌台对接,起初较为宽大厚重。沿斜向西南的山脊前行,墙体逐渐变为低矮狭窄的石墙,最后形成断续石坎。约三里后,山脊下降至最低点,有小路在此南北横穿,这是未建公路前杨树沟连接东三岔、解字石的原始山路。石坎于此彻底消失。 抬眼西望,莽莽大山,荆棘丛生,杂草没顶,实不可攀登。 笔者判断,嘉靖三十年修筑的原始墙体,应为这道"干插边"。隆庆、万历、天启年大修边墙,将黄花镇至龙泉峪西山顶敌台的"干插边"改造为规整的墙体,最后甩下这一小段旧式墙体废弃不用。

        一九七三年,五零三地质队在香屯村挖出一块修筑黄花镇下辖边墙的"施工碑",内容有"万历□年十月十四日迩修完讫"字样,落款时间为"天启三年(西元1623年)十月□日吉立"。该碑现存于延庆灵照寺内。 该证据表明,黄花镇在万历、天启年均于此地断续修边,而天启三年修边,距嘉靖三十年第一次筑边,相差七十二年。 重新起于石佛寺的边墙,情况较为简单。编号为"川字壹号" 台的匾额足可证明此地边墙为首起,现不复赘言。



    二、 无边墙之观点均不能令公众满意

        无边墙地段成因,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客观认为成因尚不清楚,有待日后讨论;其二、主观认为以山险为墙,但无证据支持。因此,无边墙之观点均不能令公众满意。 笔者现例举两篇较有代表性文章予以分析。 中国长城网题为《延庆的长城》一文。(作者:程金龙 发布时间: 2005-01-12 12:37:30.0)该文在议论断边问题时道:"大庄科段长城东起延庆县与怀柔县的界河,西至大庄科乡解字石村北,……八达岭段长城,东起石佛寺村"川字一号"敌台……。经实地勘察两段长城之间有19公里无砖石墙体,也无土边痕迹,于是在延庆盆地南部边缘长城形成一个大缺口。有专业人士认为,此段无长城是因为筑墙时采取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随山顺势劈凿的劈山墙。但从地形观察上看,仅有部分人工铲削的痕迹,有的地方地势平缓无险可设。文献上对此事查无记载,只待勘察后再行讨论。"

    据笔者所知,程金龙先生为延庆文委工作人员,其议论较为精彩。文中似乎对专业人士提出的"因地形,用险制塞"的观点有所异议,认为"有的地方地势平缓无险可设",笔者表示认同。但程先生并没有提出新的见解,"只待勘察后再行讨论"。  

         华夏子在其著作《明长城考实・延庆县辖长城》中,对于断边问题道:"长城由怀柔入延庆县境后至东三岔,仍为条石砌筑的石墙,墙体坚固,除大部分砖砌垛口坍圮外,其余保存较好。墙止于东三岔村北一山崖下。由东三岔向西至山神庙约长五十三华里,因山势十分险峻未筑墙,只在山路要道处筑有锥石口,德胜口等数座关隘。今诸关隘建筑均已仅存残迹"。 "过此以险制塞的地段后,长城由山神庙南山上又起,至石佛寺口仍为条石砌筑,靠近南山梁上的近百米长城倒坍严重,此处第一座空心敌楼尚属较好,门上镶有匾额一块,字迹完好清晰,为"川字壹号"楼"。(笔者注:原匾额应为"川字一号") 据笔者所知,该书是以华夏子名义集体创作。华夏先生对于无边墙地段描述详尽,认为该地段无边墙之成因是"以险制塞"、"因山势十分险峻未筑墙"。而程先生认为"有的地方地势平缓无险可设"。因此,"以险制塞"不修边墙的理由并不充分。 昌镇边墙东自黄花镇慕田峪起,西至镇边城挂枝庵止,笔者已全部走通。断边东部有人尽皆知的十八磴、鹰飞倒仰、天梯、长城结、火焰山等处,可称绝险。每年均有攀登者在此迷失道路或丧身崖下。 此地段海拔介于八百至一千一百米之间。 八达岭以西,地势逐渐升高至石峡,其中有五、六处巨大断崖,只可绕行。若专业攀岩者至此,看到成直角的光滑岩壁也会放弃攀登。 此地段海拔介于八百至一千二百米之间。最高点清水顶,海拔达到一千二百三十九米。 边墙于上述绝险地段,亦未曾间断。

    未修边墙地段,除石佛寺上方(东)川草花顶海拔一千零五十三米外,其他地段介于五百至八百米之间,较之东、西地段偏低。且部分地段 "地势平缓无险可设"。 明代称居庸关为京师北门,"北门锁钥"石匾额现今仍高悬于八达岭城门之上。而黄花镇则有陵寝后门之称。《熹宗天启实录卷》载:"天启二年(西元1622年)九月辛丑 巡关御史梁之栋陈昌、保情形言:昌镇蟠?砹昃?,黄花镇则陵园玄武山也"。玄武为北、为黑、为龟、为甲,喻为北方守护之武士。黄花镇为陵园玄武山,重要致极。 嘉靖三十年二月,为保护陵寝,由蓟镇分出昌镇。黄花、居庸一带边墙直接守护陵、京,边墙建筑全部为规整的条石、城砖砌筑。部分地段墙体甚至通体城砖砌筑,令人震惊。 上述综合介绍,充分表明陵、京北部边墙之重要。 无边墙地段介于居庸、黄花之间,其正南为明祖陵,如此地段应加强防守才是。而独在明陵正北开出缺口,是何因由?我们从地理态势、地形险易上考虑,绝无不筑边墙之理。





    三、 明十三陵隘口

    十三陵在明代被视为禁区,陵园面积广大,其三面环山,与西部居庸关只一山之隔。嘉靖三十年之前,居庸关共管辖东、南、西、北、中五路隘口。东路管辖隘口十四处,(见《西关志・关隘》)其中包含陵寝西北部山中的锥石、德胜、雁子、灰岭、贤庄五口。五口均建于嘉靖十五年。(见《四镇三关志・形胜考》)而据《西关志》载,灰岭口于永乐年便有旧城,嘉靖年间重修。 嘉靖三十年,黄花镇以西至居庸关、镇边城筑边墙,五口便处于边墙之内,防守作用消失,遂变为陵寝隘口。 此五口与陵寝东、南部地势相对平缓的隘口形成了完整的十三陵十隘口。 隘口墙与边墙形制雷同,有城墙、城门、敌台、火器,德胜等口筑有水门。在陵园周边环绕有大墙,以限隔内外。《明陵边墙山口及其军备》一文(作者王秀玲)引《帝陵图说》,称大墙长度"可六、七十里"。 陵区形成的大致时间,可上溯至正统初年。《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四十六页):载:"正统二年(西元1437年)  四月丙子  上谕右都御史陈智等曰:天寿山祖宗陵寝所在,比闻有无赖者,敢剪伐树木,而所司恬然不顾,而等即揭榜禁之。复命锦衣卫遣官校巡视,敢有犯者,械来治以重罪,迁其家属戍边。遂遣工部偕钦天监官环山立界,界外听民采樵……"。 永乐二十二年,成祖崩,葬长陵(西元1424年)。十三年之后(西元1437年)便"环山立界"。 顾炎武先生在其著作《昌平山水记・卷上》云:十三陵"环山凡十口……凡口皆有垣"。十隘口为:锥石口、德胜口、东山口、西山口、中山口、榨子口、老君堂口、雁子口(燕子)、灰岭口、贤庄口。 明陵每陵设一卫,如长陵设长陵卫、献陵设献陵卫等。每卫千余人不等,皆从天寿山守备节制。







        《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426页)载:"成化五年(西元1469年)闰二月辛酉 天寿山守备太监周常奏:长陵等三卫守备官军共二千八百四十九员名,岁分二班调黄花镇守备……乞自后每班止轮五日赴镇守备……。兵部言:边关、陵寝俱不可缺人防守,宜量存八百守陵,余仍轮番守镇"。 由上得知,天寿山守备协助守边,并不听从蓟、昌二镇节制,而直接得令于兵部。至明末,增至十二卫。 此十口同属陵寝隘口,由驻扎陵寝的官军把守。经现代野外考证,除某些地段以山险为墙外,其余地段大墙相连。 喜好长城者在实地徒步或翻阅书籍时,会经常遇到陵寝隘口,有时无从判断,易与北部边墙相混淆。 华夏子在断边问题上客观地介绍到:"因山势十分险峻未筑墙,只在山路要道处筑有锥石口,德胜口等数座关隘"。

    上述两隘口虽与北部边墙距离接近,但先于边墙出现,也并非边墙隘口。笔者在此予以说明,下文也将要涉及明陵,爱好者应当引起注意。





    四、"不修边墙者九十里"

    在长城爱好者群体内,对于断边间距的共同认知是:"这一带有五十多里没有边墙"。笔者多次听到相同议论。 上述程、华两文,对于无边墙地段间距,一说"十九公里"(三十八里),一说"约五十三里",双方相差较大。 笔者在1:5万地形图上测量后得知,"十九公里"属于理论的直线距离。而 "约五十三里"趋于实地情况。 地图标注的距离,与实际行走的距离有较大之不同。若按照地形图测量数据,较之按照修筑边墙条件实地得到的数据,距离会较短。 笔者未曾走通此段。明代修筑边墙择地条件为内缓外险、依山顺势。若起伏盘旋至石佛寺,按常识推断,距离当比五十三里要多。 笔者在《明实录北京史料》(第四册第551页)中发现,对于无边墙间距有以下记载:  "天启二年(西元1622年)九月辛丑 巡关御史梁之栋陈昌、保情形言:……登八达岭,平(笔者注:与凭通假)高拒下,其险在我,可守也。逾岭数百步即岔道堡,地属宣府。东至穿(笔者注:穿同川)草花顶约十里,即陵之祖山。不修边墙者九十里……"。 此疏上报熹宗,九十里之说当不会凭空臆断,应曾经实地勘验。 如何理解"不修边墙者九十里"此句呢? 笔者推测,龙泉峪至石佛寺之间,原计划准备修建边墙,且边墙行走路线已勘查完毕。 若徒步穿越,实际距离应为"约五十三里"。而若按照内平外险的要求修建边墙,需上下起伏、左右盘旋、迂回山脊,类似盘山公路向前延伸。增加三十余里的距离是合理的。 因此,边墙设计长度应为九十里。 而后,由于某种原因而作罢。 究竟是何原因不修边墙呢? 笔者将眼光投到断边南部天寿山下的明皇陵。







    五、成祖得吉壤于天寿山长陵

        明陵以北不修边墙,似乎成为谜团。 笔者曾于三年前撰文,表达对长城的理解。笔者认为,长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是文化精神内核的外部延伸。因此,必先以传统文化及其思维方式去理解长城。反之,"难题"将无法寻找题解。 一九一九年,是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分水岭。自那时起,一些人彻底否定了传统文化,对古老的过去嗤之以鼻,甚至要否定汉字。现今,虽传统文化正在被重新重视,但众人早已对过去荒疏陌生了。

    因此,笔者意图以传统思维方式破解"难题"。 难道"文献上对此事查无记载"?笔者通读籍终有下述重要线索。  "山陵重地,欲修筑墙墩,以固封守,而风气所关,不便宜作,宜令内外守备,多植树木,以滋保障"。--摘自蓟辽总督刘应节隆庆五年二月疏。(《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三册第636页) 明代所说"山陵",属专有名词,专指三面环山的明陵。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若在陵寝周边修筑边墙,会破坏风水,只可内外多植树木。 在外植树,目的为阻止蒙古马队洪水般冲击。造成树木不多的原因,是守边官军冬季取暖,累年伐树烧炭所致。明弘治后,朝廷明令边墙内外严禁伐树,由内地共给炭薪。在内植树,是为养护陵寝风水。

    既然谈到陵寝风气,就须回顾第一个陵墓是如何按照"风气"选择陵址的,此为关键。  长陵,成祖迁都北京的首陵。 笔者以《明实录北京史料》为依据,罗列成祖在此择陵始末。 "永乐五年(西元1407年)七月己卯  皇后徐氏崩。后,中山武宁王达之长女……" 徐皇后为徐达长女,正宫,为成祖生二男四女,崩于南京。此时成祖尚居南京,迁都北平计划遭南京大臣激烈反对。因此,即不愿将皇后葬于南京,又不能在北平下葬。 "永乐七年(西元1409年)五月己卯  营山陵于昌平县。时仁孝皇后未葬,上命礼部尚书赵??(笔者注:音hong二声)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择地,得吉于昌平县东黄土山。车驾临视,遂封其山为"天寿山"。是日遣武安侯郑亨祭告兴工,命武义伯王通董役事。均卿等咸受官赏"。 是年,成祖迁都北平成功。二月出南京,三月抵北平,改北平为北京。五月便"营山陵于昌平县",改黄土山为天寿山。择陵人选出现赵??、廖均卿二人姓名。  "永乐十一年(西元1413年)正月 是月,天寿山陵成,命名长陵"。  "永乐十一年(西元1413年)二月丙寅  葬仁孝皇后于长陵"。

    至此,徐皇后崩后六年方下葬,证明成祖早有迁都计划,崩后将长眠于北京。 "永乐二十二年(西元1424年)七月庚寅  车驾次榆木川。上大渐,遗令传位皇太子"。

    此为成祖五次北征的最后一次。榆木川在内蒙古多伦县境。  "永乐二十二年(西元1424年)七月辛丑  上崩。太监马云等以六师在远外,密不发丧。……"。  "永乐二十二年(西元1424年)八月辛亥  在京文武官员……等皆素服,哭迎大行皇帝龙辇于居庸关"。  "永乐二十二年(西元1424年)八月壬子  ……十二月庚申葬长陵,上在位二十有三年,寿六十有五"。

    至此,成祖高皇帝与仁孝皇后均葬于天寿山长陵,标志陵园形成。 赵??、廖均卿何许人也?"上命礼部尚书赵??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择地",说明廖均卿为地理风水师。此时笔者已察觉陵寝北部无边墙之原因与风水有关。 赵??,洪武年进士出身,文采出众,有《赵??集》存世。做官历事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七十三岁卒。永乐年出使交趾(笔者注:现越南北部)、朝鲜。为成祖北征接续粮草。任礼部尚书,寻找风水师勘验天寿山长陵。曾被下狱,获释后督建隆庆、永宁、保安等城。又出任兵部尚书,专理塞外兵事。 《明史・列传第三十八》对赵??有专载,在此不加详议。 笔者将要寻访廖均卿踪迹,进入另一番引人入胜之天地中。 六、地理风水师廖均卿与勘舆形势派 大唐年间,有风水师杨筠松,因其阴阳堪舆技能,任职司天监。唐僖宗乾符四年黄巢之乱,杨筠松逃出长安,带走宫中秘书,奔至?C州(现江西境内)宁都怀德乡定居。授徒曾姓、廖姓二人。 廖均卿,字兆保,号玉峰,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衣锦乡三僚村人,其风水术得自祖传。而其祖,便是杨筠松廖姓之徒。

    现今三僚村,有廖、曾二姓,仍盛行风水之术。其后人以杨筠松为祖师,廖、曾二姓祭杨姓祠堂,成为奇景。 曾姓中有曾从政,曾用六年时间堪舆九镇边墙走向、北京天坛祈年殿殿址,因而闻名。 廖姓中有廖均卿,因勘舆天寿山龙脉、长陵、北京城墙基址而闻名。  风水术分为两大派别,即形势派与理气派。 形势派侧重于陵地、野外,以势为主,因之为"地理之学"。其主干在江西。 理气派侧重于宅地、户内,以气为主。其主干在福建。

    双方尽管侧重不同,但互为补充,万流同源。 杨筠松为形势派,尊晋代郭璞为先师,而郭璞又尊汉代青乌先生为先师。青乌著有《青囊经》、郭璞著有《葬经》,仍存于世。 "风水 "之称谓始自晋代郭璞,汉代称为"勘舆"。其术以勘验宅地、陵墓,趋吉避凶为要。至今仍有勘舆学,主要涉及建筑、园林、城镇规划等行业。其理论依据主要源自《周易》,如阴阳、五行等。 《周易》为周代之易,商为《归藏》易,夏为《连山》易。而"易"与 "道"同源。老子《道德经》观点并非首创,亦受上古道家影响而做。而道教源自道家,范围较窄。

    再上溯,可至于上古黄帝、伏羲做八卦。 黄帝为四千五百年前古帝王,伏羲为七千年前古帝王。上溯至此便到达中华文明之根部。 上述均为我国古老文化,一脉相承。



    在我国传统文化四书五经中,便有经书《周易》。 太史公《史记》载孔子"晚而好易",又谓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笔者注:应理解为读易时将穿竹简的皮条多次翻烂,而非三次)孔子曾为《易经》做《十翼》。(笔者注:即孔子对易的阐释) 《论语・述而》:孔子曾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易"在传统文化中崇高之威望。 形势派以地理形势论吉凶。现在我们便可以理解《明实录》"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择地"一句。 形势派在寻找陵墓吉穴时,采用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等手段查找方位,最终以寻找穴眼(笔者注:皇家称金井)为目的。 风水术认为,人要乘生气,气由地生,风能散气,而水能聚气。形势派在选择吉地时,大致原则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天地人整体合一。这是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 十三陵三面环山,山水由西部碓石、德胜等口(水口为砂)进入陵区,环绕西、南、东三面,经七孔桥东流,再由东山口汇出。 无奈陵区东南部已变为十三陵水库,东山口一带五十年代筑大坝,成为遗憾。 陵墓背后起伏的山脉即为龙脉。《地理大成?山法全书》云:"龙者何?山之脉也。……土乃龙之肉,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 龙脉不能为孤立的山峦,应有连续不断的脉络相接。 堪舆理论认为,昆仑山为天下远祖山(也称高祖山),天下龙脉皆发自昆仑。 因此,陵墓龙脉应与昆仑相接。

    昆仑,我国上古时期的神山,古籍中常有昆仑山的记载,如瑶池、西王母等均在昆仑山。现在百姓常说王母娘娘,就是昆仑的西王母。 经考古学考证,华夏民族源于青海、甘肃一带,逐步向东部发展。现散落于西部的羌人,与汉民族同源。伏羲庙在甘肃、黄帝陵在陕西、尧庙在山西,而大禹治水在河南,脉络由此可窥一斑。现存于世的《穆天子传》,记载了周穆王西巡昆仑山寻找西王母的经过。 堪舆术认为,昆仑祖山向四周发散九条龙脉,习惯称为干龙。其中六条出国外,三条在中国,分别称南干龙、中干龙、北干龙。 北干龙介于黄河与鸭绿江之间,尽于黄海。从破军山起,北干龙又分为五枝,一枝为壶口、太岳山;一枝为析城,西折为雷首山;枝为太行山;一枝为恒山;一枝为燕山。 军都山为燕山余脉,终于天寿山,长陵位于天寿山下。 北京城龙脉源自天寿山,为不间断龙脉,除以中轴线为基准外,还在紫禁城以北筑土为山,呼为景山。其目的是将进入土中的龙脉导出地面。

    堪舆方位应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方拱卫龙穴。而长陵未卜前,西方便有虎峪(现有虎峪风景区)、东方有蟒山、(蟒即是龙,现有蟒山森林公园)

    南有凤凰山,玄武为黄花一带北山。 凤凰山南山下有白浮村,以白浮泉闻名。元代郭守敬挖掘通往北京城的运河,便以此为起点,当地人称"长河"。明清京城水系主要以玉泉山、白浮泉等水汇成。京昌高速路有白浮桥。 堪舆术认为,陵墓背后之山为祖山。祖山背后的起始山,称少祖山。祖山之前连接陵墓的山为主山。远祖山(或称高祖山)为昆仑山。龙脉连接祖山、少祖山、远祖山。 笔者由明陵石牌坊起,目不转睛地向北看到长陵宝顶之后连接天寿的主山。一条龙脉由天寿中峰流水般泄下,在山下平川中隆起,向南经主山接通陵寝。笔者暗自心惊,此地与堪舆术甚合。 那么,廖均卿如何勘舆长陵?其结果又如何呢?



    七、廖均卿勘舆长陵始末

        胡玉春,男,四十三岁,现任江西兴国县科联副主席、客家研究会副会长、杨筠松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该人曾多次前往昌平十三陵、兴国三燎村等处,搜集整理廖均卿史料。

    一九八八年四月,胡玉春在廖氏族谱中,发现了传说已久的廖均卿勘舆长陵的《行程记》,经廖氏许可全文抄录。 《行程记》全称《均卿太翁钦奉行取插卜皇陵及行程回奏实录》。该《实录》为廖均卿之子廖信厚,根据其父勘舆明陵笔记整理而成。 由于篇幅较长,琐事记载详尽,又使用明代词汇,若全文或部分转载,都恐读者失去耐心。笔者犹豫再三,决定择其要者,通俗介绍择陵始末。 据《均卿太翁钦奉行取插卜皇陵及行程回奏实录》: 永乐五年,成祖与礼部尚书赵??言曰:"朕居南位,移旋北地,干戈宁静,国泰民安。朕观此处地脉厚重,山峰拱顾,可为长久之计,但未卜山陵,倘得精阴阳者足矣。" 此时成祖居南京,欲"移旋北地"北平,但尚未在北平卜山陵,责成赵??择寻"精阴阳者"。尚书赵??曰:"查得唐时杨筠松、廖、曾精通地理,有仙道之机。查得乃江西人也。即行文到省、府、县。" 永乐五年十二月初七日,公文下到江西省、府、县,曾文政、廖均卿等立即启程先赴北平。 永乐六年正月二十七日至西直门。 永乐六年三月二十一日,返抵南京武英殿面圣。 圣主问曰:"众地理各有秘传乎?" 廖均卿奏曰:"阴阳人画有京畿形图并集成龙穴砂水四论共计三本献上。" 万岁龙目观看,龙颜大喜,吩咐赐酒饭,叩头而退。 二十四日宣廖均卿、王侃、巫涯(王、巫二人也为风水师,后被杀)人入武英殿门首,问南京如何?均卿奏曰:"好!只因水口石头朝外。" 上曰:"朕亦嫌之。均卿之言是也。"即叩头而退。

    二十六日午时, 内阁中书传旨:又发廖均卿等前往北京。沿途遍览堪舆给上用之,听回日面报。钦此钦遵。 永乐六年五月初一日到北京,遍览京师。 永乐六年六月初一日,安排马匹出城,看黄土山。 初十日又登黄土山高峰顶。 十一日图画完, 十二日众人登后龙山看来脉何结。 永乐六年七月十二日水路返程,披星戴月,二十五日抵南京。 永乐六年八月初一日朝献山图,圣上大喜。 初七开船又往北京,被风所阻,至永乐七年正月到北京。

    永乐七年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复去黄土山。 十七日冒雪再看黄土山。 十九日开晴又复看。  

    二十四日到午门上看城,看到齐华门下。 二十五日又到齐华门看至安定门、得胜门。 二十六日到西直门看至百胜门。 永乐七年三月,成祖由南京赴北京。 四月初四日随驾出昌平州看地。 润四月初二日昌平随驾复看黄土山。 廖均卿与众人由昌平一直看到密云、平谷、通州,回京面圣。 圣主当殿吩咐: "廖均卿等臣,遍游山川,劳苦风霜,各封赏授官职。"圣上又吩咐:"本月初八日吉辰,登黄土山立向点穴,明日各献穴法。"朝退。 永乐七年九月初七日,鸾驾往沙河。初八日子时即宣众地理。上曰:"廖均卿所奏响中穴法,依拟便行。"丑时即随圣驾往黄土山定穴。辰时宣祭祀后土,我祭五方神、龙神与杨老仙师至巳时末。圣主赐金剑一把,计十四两;银锄一张,计二十两。与我开点吉穴。督工提调官一一发落,打开金井。" 十八日鸾驾同到黄土山观金井。 点穴就此完成,其后有出现许多波折,如金井出水、另两名风水师王侃、巫涯被杀等,现省略。 永乐八年,廖均卿辞归未果,成祖赐四品职衔供养在钦天监衙门。直至永乐十三年老死,方派钦差护送回乡荣葬。

    三燎村人曾文政,堪舆边墙走向后供养于北京。死后亦回乡荣葬。  现三燎村仍有廖均卿墓(廖生前所选),碑文由金幼孜书写。金幼孜,永乐时任户部侍郎,文渊阁大学士,翰林院学士,修《五经四书大全》,曾随成祖北征,被收入《明史・列传》。该人文才出众,著有《北征录》及其他诗文。 永乐十一年,长陵工成,葬仁孝皇后。二十二年,葬成祖高皇帝。





    八、寻找明陵祖山

    结合史料,套搬地理堪舆,长陵背后之天寿,实为祖山。

    笔者于长陵实地看到,天寿山下,一道龙脉径直向南,在长陵宝顶之后隆起小山,此应为主山。 少祖山应为祖山背后之起始山,哪座山峰为少祖山? 昆仑北干龙由西而东。北京山脉走向,即龙脉走向特点为:山自西山一带东折,北环于北京。 《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497页)载:"成化十四年(西元1478年)七月戊子  禁人于西山凿石。内官太监宿正奏:正统间有旨,不许军民于西山凿石。今岁久人不知禁,宜揭榜示众。督察院复奏谓:西山形势,天造地设,环拱京师,千万载灵长之气,汇聚于此。正言宜从命。再犯者八十,依律拟罪如旧例"。 太监宿正所谓:"正统间有旨……"之出处,据笔者查找,源自正统元年、十年的两道旨意: "正统元年(西元1436年)十月庚辰  禁京城外掘土治窑者。初,武骧诸卫擅于西直门外河次掘窑,御史劾罪之,以为京城外自永乐来治陶冶具有定方,其西北具堪舆家当忌。至是上命行在都察院出榜禁约:京城西北具不得掘土……"。(《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37页) "正统十年(西元1445年)六月癸卯朔  故永平大长公主府中使青山言:主坟在顺天府玉泉山,近有石匠数十窃取山石,恐宣泄风气,请治其罪,从之"。(《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155页)文中所说风气,其含义与风水同。 《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三册第247页)又载:"嘉靖十一年(西元1532年)二月壬寅  命都察院出榜禁约金山、玉泉、七冈山、红石山、?Y山、香峪山寨口,诸系陵京龙脉处所,勿得造坟建寺,罚石烧灰"。 这几座山,便为现今北京西山一带,具体指颐和园、玉泉山、厢红旗、红山口、香山周边。玉泉山以北金山口为便景泰帝陵寝所在。 笔者对上述例举之文理解:永乐年京城在西北、西山动土便有"定方",为堪舆家忌讳。统间又有禁令,成化间明确"西山形势" 环拱京师,千万载灵长之气,汇聚于此。嘉靖间再次明确"陵京龙脉"经西山东来。破坏西山,等同于破坏京城、祖山、陵寝之风水。 清乾隆年,高宗纯皇帝作诗《哀明陵十三韵》:"北过清河桥,遥见天寿山,胜朝十三陵,错落兆其间,太行龙脉西南来,金堂玉户中间开。……"。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相连,此句清晰透彻,一语中的。 如上,寻找祖山背后少祖之山,不应北寻,而应顺龙脉"来龙"方向寻找,即向天寿之西寻找。 笔者在上文第四节介绍道:天启二年(西元1622年)九月辛丑 巡关御史梁之栋言,由八达岭"……东至穿草花顶约十里,即陵之祖山。不修边墙者九十里……"。

    西部距天寿祖山近且高之山峰,便为穿草花顶。

    《光绪昌平州志・土地记》云:"八达岭下隘口……明嘉靖三十年建……三里曰石佛寺口,草花顶迤南,通步,缓"。 指明川草花顶在石佛寺南。

    笔者于上文第二节介绍道:未修边墙地段,除石佛寺上方川草花顶(最高顶在东南,海拔一千零五十三米)外,其他地段介于五百至八百米之间。

    穿草花顶,亦写为川草花顶。明代公文中常将此两字混同。《明实录北京史料》(第四册第八十五页)载:"万历八年(西元1580年)二月丙子  礼部议:筑塞山陵径路,责成提督、守备等官多植树以滋蔽障,禁采樵以绝蹊径,调夜军以严防守,加盘诘以惩奸细,其山后西水峪至川草花顶一带并桃树庵、张家口及大小洪山、柳沟等处仍通往宣镇,申严防守。上从之。"

    笔者在第五节已说明,山陵专指明陵。

        由上文可得知两点。其一:万历年,礼部改"穿草花顶"为"川草花顶"。其二:西水峪至川草花顶为陵寝山后。神宗皇帝准礼部所议,非但昼夜有军人盘诘奸细,且樵夫亦禁止入内。

        川草花,又名萱草,俗称母亲花,我国南北各处均能生长。《诗经》乃五经之一,其中便已出现萱草描写。既然名为川草花顶,说明此山生长有川草花。

    川草花顶西,为天然地质断裂带,于此形成南北天然孔道--关沟,八达岭、居庸关均上下坐落此处。

        因此,川草花顶便是向东的起始山--少祖山。梁之栋所说:由八达岭"……东至穿草花顶约十里,即陵之祖山"一句,便已充分印证。 了解上述所有,笔者可最后讨论断边之成因。





    九、断边成因之题解

    上述以大量篇幅介绍明陵,颇为繁琐,然究竟其与断边地带有何关联?

    儒家经书《春秋・成公十三年》(左氏)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天地祖宗,为华夏民族几千年的礼制传统,属于内心虔诚与景仰。

    明代,每有国之大事,自皇帝至官员均祭拜有关天神、地?。永乐四年(西元1406年)"征讨安南右副将军新城侯张辅等率师发凭祥,度坡垒关,望祭安南境内山川,告以黎贼弑君虐民内侵上侮之罪……"。(《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一册第220页)征讨安南前,在我境内与安南接壤的凭祥(现为凭祥市),遥祭安南境内山川,以示尊敬。

    正统四年(1439年)"以京畿大水,遣官祭告昊天上帝、后土、皇地?o……"。(《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74页)

    成化十三年(西元1477年)"顺天府官以天久雨妨农,奏乞祈晴。礼部议,已于二十六日遣官祭告天地、社稷、山川之神…… "。(《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490页)

    如上,水灾、旱灾,亦祭告。

    万物皆有灵。于山陵祭祀祖宗之时,同时要祭拜后土、天寿山之神,以示对大地、山川、祖先的崇拜与诚心。

    正统元年(西元1436年),修缮献陵、景陵时,"遣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祭后土、天寿山之神"。(《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32页)



    古者"慎终、追远"(《论语》),事死如事生。陵寝所在,神灵所栖,不得惊扰。

    边墙乃兵事,凶也。于陵寝祖山之顶、禁山龙脉之间兴工动土、修筑墙墩,既以凶事惊扰神灵,亦破坏陵寝风水,无异于招致朱家灾祸,导致国运大凶。

    于是,边墙于天寿、川草花之东、西两侧嘎然而止。

    《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二册第666页)载:"弘治十四年(西元1501年)七月庚申  ……永宁卫雁尾山至居庸关之石缝山,东西四十余里,南北七十余里,火延烧七昼夜,风大火烈,焚林木略尽。去皇陵禁山仅二十余里"。(笔者注:《明史》为石纵山,疑为笔误,以《实录》为准。)

    雁尾山,延庆县永宁镇所属,石缝山,龙泉峪敌台以西几公里处偏南,延庆县大庄科乡所属。

    《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三册第572页)又载:"嘉靖四十五年(西元1566年)七月壬寅  兵部覆:蓟昌二镇守臣言,……灰岭外通白龙潭、谎炮儿等处,恐间阑出入,复成蹊径。往者明禁甚严,宜再申饬提督太监总兵等官率属巡诘,以慎封守。并令及时于禁山一带相地种树,以固藩篱。……从之"。

    灰岭为明陵隘口,在上口村北二三百米处。其北紧接龙泉峪西山顶敌台,再北,走向为大庄科乡--晃坡(谎炮儿,现废弃,遗址尚在,公路由其西一公里处通过)沟--永宁镇。

    上述例举两文表明,龙泉峪、石缝山之内,已被列为"禁山",应"率属巡诘,以慎封守",并"相地种树,以固藩篱",而非"修建墙墩"。

    世宗狂热崇尚道教,在宫中深居简出,求道炼丹,二十余年不理朝政。此道边墙,为世宗经历"庚戌之变"后,于嘉靖三十年所建。至此,我们已然明了世宗之用心。

    笔者在1:5万地形图上,沿长陵向上划一经线,与龙泉峪西山敌台纬线相交。结果发现,敌台坐落于长陵之东三里处,并未在陵寝山后压住长陵。上文介绍旧式墙体向西南延长三里,即便如此,也未曾到达长陵顶部。

    我们在八达岭以东边墙高处回望,八达岭、青龙桥、石佛寺两侧山势及边墙走向尽收眼底。

    边墙由八达岭东山向东南逶迤,径直抵达川草花顶山根底部,再东南仍有漫坡可走,而却在此处嘎然而止。其原因极为明了,边墙不能翻越祖山。

    边墙由"川字一号"台向南延伸一百米许,仍有旧边向前延伸六十米。这段旧边,应为嘉靖三十年所筑。其与龙泉峪旧边原因相同,万历等朝加修时废弃不用。

    大凡敌台编号,都习惯取自管辖隘口的第一个字,如"沿 "字编号敌台取自沿河城,"茨" 字编号敌台取自茨沟营。

    而敌台"川字壹号"周边,却无与川字有关隘口、城堡。这一带原属于石佛寺隘口,按理应编为"石字某某号"。

    川字答案简单至极,祖山川草花顶山下敌台,当以川字为编号,当以川字为荣耀。

    龙泉峪←→石佛寺断边成因难题之最后题解:

    史料表明,隆庆五年,蓟辽总督刘应节、天启二年,巡关御史梁之栋对于断边成因早有阐释。

    笔者以传统思维方式详细研判之,勘舆套用之,竟完全吻合。现一言以蔽之曰:

    陵寝重地,祖山严禁,风气关乎国运兴衰,修筑墙墩,不便宜作。

    于是乎,东西两路边墙,虽龙行虎跃,威风八面,然至于山陵重地,亦似尘埃落定,俯首环拱于祖山之外,无入雷池一步。

    古人,诚不我欺也

1630 浏览   0 回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