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的日子 我们自在出走   

  • 子子 2011年9月30日

         曾想通过许多种方式走出野外,可以一个人背包,可以携朋友一起。但就是未能想到,会是跟来自出走社的一群未曾谋面的朋友一起出走,而这样的选择,也让我在过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欣喜不已。


         在合租人沉浸于梦中时,我便出门了。五点二十分,第一次这么早跟北京的清晨问好吧。双手插口袋,悠哉地行走在路上,感觉秋风轻抚我的脸颊,心里还雀跃着能否巧遇上买花的老大爷,看看今天是否有我喜爱的花儿。那份心情,早已与时间无关。


         密云,是个什么地方呢?我习惯走到某个地方前,先有个了解。“历史悠久”这几个字怕是最让我感兴趣的吧。其实真正谈起历史,估计我就败阵,但总是有那么一股傲气作祟,也就别别扭扭地期待着。搭上六点三十分的980车时,看着车窗外过往的人群和车辆,我幻想许多种有关密云的可能,有农舍,有小院,有围坐在树下闲聊的老人,有沙石土路呵——


         我承认,脚踏密云的土地时,单就这空气中漂浮的空气,便让我对它有了好感。快八点那会,接获小撮社长的电话,我顺利找到了60路班车,并竭力往上挤。若说有点意外的便是公交司机和乘客在人头攒动的车里,扯破嗓子的叫喊的现象,但颇有另一番生活的味道哈。


         由于交通等各方面因素,我们下了车。下车那会,才与课题成员有了初次的见面。考虑到很多方面,我们需要改路线,当小撮社长提及“爬山”二字,我脑海夸张地闪过悬崖、峭壁、直耸等词汇,有过一阵心虚。第一次参加出走社活动,不想因为自己的笨拙和胆怯而耽误了成员们的进程。但事实证明,我确实是挺爱幻想的嘿。


         乘坐16路公交约一小时后,九点三十分我们在后沙岭下车。沿着河岸乡道前进的同时,小撮社长也在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据说,这条河流叫清水河。我注意到这名为“梯子峪”的村庄,这里多为平房,其实我挺向往可以在这边住一晚,然后吃着农家饭,大家围坐在一起,我可以听听他们农作的趣事,不知道他们大笑时会不会露出洁白的牙齿。


         后来,我们一行人走到了一条公路,路旁立着一个大大的,类似宣传的广告牌,只听成员说着“苍术会”。此时已经十一点左右,骄阳高照。我们又是沿着清水岸前进,穿过草丛、农田、玉米地、梨园、栗子园。对于我这一南方妞而言,栗子树对我的诱惑可是不容小视的。沿路巧遇的几个农人,也友好地与我们进行简单的交流,并慷慨地赠送了生栗子。闲逛逛拿给我的时候,我心里美滋滋的。


        十二点的午餐时间,是我最享受的。有山、有水、有戏水的野鸭,还有我喜爱的食物,这一切都能让我的心里装满幸福与感动。我禁不住想起《岳阳楼记》,在这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深深地感到了“心旷神怡,宠辱不惊”。那个最初的梦如藤枝,又开始疯狂滋长,想比人如蚁昼夜喧嚣的地方,倒不如就这山明水秀而又远离尘嚣的地方,在半山腰盖个木屋,找块小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这山水相伴,蝴蝶起舞,倒也不失惬意。


        后来的后来,我们走了一小段山坡,沿路可见的是水果园。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大家脱下鞋光着脚淌水走了一小段。那水凉得舒心,我虽是走的小心翼翼,但还是享受着这样的感觉。最后,为了赶上一班三点半的车,我们几个人都使劲的跑着,我不得不承认,这一跑真把我给累晕了。还是缺少锻炼嘿——


        这次的出走就这样结束了,两天的腿脚酸痛让我对这段行程更为有印象。一直惦记着要为这次出走留下些东西,哪怕是文不达意的几个字。在码字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我记得什么呢?我还漏掉了什么呢?也许吧,漏掉了某些过程,但有一张脸始终在我脑海挥之不去。那是一个年约六七十的老汉,脚上穿着一双褪色的布鞋,千疮百孔,脚趾与后跟都露在外面,黝黑皮肤,锈黄的牙齿,背着一袋东西吃力地走着。是啊,还有很多地方的农民跟这里的农民生存状态是一样,一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样的粗茶淡饭……
  • 子子

     

    狼啸五岳  

     谢谢。很高兴您会喜欢。没啥文采,写的时候就按着自己的心情来,如此也就凑了这么些字。

     
     
    武林阿混  

    谢谢。在写之前也拜读了社里不少前辈的报告,但由于对时间、数字的敏感度甚是薄弱,便就成了这篇作业。也许在某些细节上,还需要多加注意。但还是很开心第一次在社里上交作业,得到您的肯定哈~

     

    2011年10月03日
  • 武林阿混

    此文作者深得文学写作之妙,写出了作者出走时的各种心理过程,堪称出走作业之范本也。

    2011年10月02日
  • 狼啸五岳

    好文,精彩,最近出走社人才大大的有,刚在那边看完八戒的美文,没想到这边美文也精彩的狠!

    2011年9月30日
1861 浏览   3 回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