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出走石槽-鸭山-菜木沟结题报告   

  • 斜阳 2011年12月15日

     

        周五突如其来的一场雪,不经意间成为了北京今冬的首场降雪,虽然意外,但没有多少惊喜,面对灰蒙蒙挥之不去的雾霾,我倒更希望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雨水,来彻底洗刷它的笼罩。不过,能够创下五十年来同期气温第三高也实属不易了,又何必苛求是雨还是雪呢?

        原本会以为这场意料之外的降雪会影响到出行交通,但从头天晚上的天气预报得知,延庆地区基本没有降雪,这样基本可以确保这次活动不会有去无回了。至于能否按计划走完到不是特别在意,毕竟探路活动本身就已经充满很大的未知了,更何况这种有一定强度的探路活动了。之所以还要如此计划,是出于对线路本身的一种偏好,虽然明知不大可能完成,但就如同理想一样,丝毫不会影响对它的向往和所能够付出的实践。

        石槽是一个不通公交的村庄,但规模着实不小,车子从村口出现住家到村尽头开了有小两公里才到达水泥路尽头,而且在这里仍旧有规模不小的住家。下车后遇见几个测绘工作者,看他们正在忙着,也就没好意思上前打扰,猜测这里可能是要修翻梁去三道沟的水泥路。从地图上看三道沟在白塔南沟的尽里边,这么闭塞不便的一个地方很可能现在早已经没有人居住了,那么修路的意义何在?还没来得及想明白怎么回事儿,同伴就已经捯饬的差不多了,迫不及待地准备向山里进发了,而同伴则建议找个老乡问问路再走不迟,不巧路旁房舍的主人不在家,也就只好作罢。

        跳过了漫长的水泥路铺垫,机耕道也没走多远就消失在了身后,眼前的小路虽然时不时的有灌木遮挡,但鸭山始终没有脱离我们的视线,因此时不时的把路走丢走岔也就无关紧要了,因为我们一致认为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垭口是我们的必经之地,只是刚上来便迎来了一个水冲沟式的大陡坡,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直到又回到横切的路上,我们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此时垭口也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上到垭口,正如我们所料,没有直上的山路,第一阶段的急上升就此告一段落。沿着阴坡的横切路向东一路上上下下,没有遇到什么岔路,这让我们稍稍有些不安,鸭山明明一直就在我们的右边视线内,而我们却始终走在一个与它平行的方向上不疼不痒的横切,找不到一处哪怕略微看上去有那么点意思的三岔口,眼看着已经从鸭山的西北面转到了它的东北面,却还是没有找到一条可行的上升路线,这时同伴建议从一个好走的沟里直奔鸭山,我有些犹豫,一方面禁不住鸭山就在眼前的诱惑,一方面担心要是真就这么一开始就钻林子何时是个头啊?毕竟这里距山顶的高差还有三百米呢,而现在只是真正上升的开始。想到地图上标着的一条小路,我还是坚信前方不远处一定会有一个通往鸭山的岔路口。

        前行没多久,勉强找到一个看似是路的地方,再往前就已经是鸭山的东北向大梁了,看山势不像有路的样子,于是选择由此上山,走了没两步,感觉还可以,除了有点陡,没觉得难走,偶尔有灌木需要钻钻,整体上走向还是比较清晰的,而且途中还发现了一个烟盒,走到这里,不管它是不是路,不管脚底下深一脚浅一脚的是蹄印还是脚印,至少以前有人来过这里,这时少说上升也有一百五十米了。

        再往上走,已经离东北向大梁越来越近了,路也变得越来越陡,此时我希望能够先上到大梁上再沿山脊前往鸭山,于是便有意无意的往左侧大梁靠近,而这样做的后果直接导致了脚下的路没有先前好走了,好在离山脊也没几步远了,手脚并用一番之后,终于上到了山脊。

        山脊上灌木比沟里要密,但比想象的要好,应该可以达到兽道儿的级别,偶尔需要爬一下石头,期间还发现了一个落在地上的红布条,现在终于可以确定登上鸭山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上到一个山脊平台后,已经可以看到鸭山的铁架子了,但邻近峰顶,山脊上有几处较陡峭的乱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困难之处在于岩石风化比较严重,不容易借力攀登。如果背大包的话会稍费些劲,需要选择合理的附着点。不过最好还是从石砬子边上绕过去较为稳妥。

        鸭山的三脚架位于东北向,东南向,西向三道山脊汇合处,我们选择的东北向山脊是最不好走的,其他两个方向没有那么陡,也没那么多灌木,但由于鸭山是由两个相差不高的并列山头组成,因此只能判断出在很有限的视线范围内的山脊是连续的,但至少也说明了另外两个方向很有可能有更好的上山小路。经试探,从顶峰往西一百米左右,发现了一条很清晰很明显的小路伸向山脊。估计从这条路上山应该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而我们刚刚经历了整整三个半小时才登顶了鸭山。

        下山的路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好走,沿着东南向的山脊一开始还有些路的痕迹,但并没有延伸到直接通往大滩的沟,只好继续沿山脊向下试探,不知不觉,已经绕到了另一条沟的上方,由于灌木比较密,没有横切的可能,我们于是决定沿着这条沟先下到与大滩一梁之隔的垭口差不多高度时再横切过去。沟里没有灌木,但比较陡,像水冲沟,而且落叶比较厚,有一小段,为了省力,我是顺势坐着落叶出溜下来的,和小时候玩的滑梯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陡降了三百米左右,才终于摆脱连续和狭窄的水冲沟,这也让我们横切至垭口的愿望彻底破灭,但这也在意料之中,走在这样的沟里,山腰上能有横切的路才怪。继续往下走,路迹变得越来越明显,可是方向却越来越偏离大滩,正当心里有些犯嘀咕的时候,突然前面的同伴惊呼发现了岔路,丫字型的三岔也就顺理成章地把我们从被迫选择的错误方向上纠正了回来。虽然被迫损失了一百多米的上升,但此时此刻的心情,就像期待已久的承诺终于得到了兑现一样,令人欣喜若狂。

        翻梁去大滩的沟地形比较发散,为此我们还差点判断错了垭口的方向,和地图比对后,我们才终于明确了真正的垭口。此后到大滩的路就没有任何悬念了,值得一提的是下大滩的沟里的路每到之字形拐点的地方都聚集着厚度可以没过膝盖的落叶。如果此时天色渐黑,又恰巧困在这里,身上还能有条睡袋,我真想挖个坑儿,把自己就地掩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凝望着天空,静静的等待着黑夜带走最后一抹余辉,繁星汇聚成河,狂风咆哮山谷,小动物们游蹿觅食。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即便在“无人区”的冬夜,夜的气息也并非死寂沉沉。在新一天的曙光到来之前,有了星空的普惠,黑夜终于不再漆黑。

        软塌塌的落叶铺就的小路趟起来很容易让人上瘾,虽然早已过了吃午饭的时候,但我们还是一致决定前往大滩再说。随着沟口的临近,山势也越来越开阔,脚底下的路也随之被茅草路所取代,此时,眼前赫然出现一栋土坯房,同伴说这就是大滩,走进一瞧,居然左右还划分了两个相互对称的里间,不知称为东西厢房是否合适。屋内土炕,衣柜等陈设保存相当完好,甚至还发现了一个炭盆。看来以后去大滩东面探路赶不上公交的话,也不用担心没处投宿了。

        在大滩屋前一块平整的空地上简单解决完午餐后,阳光斜射得已经比较厉害了,虽然我们已经绝没可能完成既定路线,但同伴还是提议争取上到东面的山脊上了解一下未能如愿的路线,以便下次再来的时候能够驾轻就熟的完成后半段行程。可以说,经过鸭山这么一通折腾,直到这里,我们才又回到规划中的路线上面。只可惜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然而我们当时谁都没有意识到下撤的那条沟比想象中要漫长,以至于我们在登上东面的山脊之后,居然还产生了意犹未尽的错觉。下沟的路一开始并不是很清晰,但我们依旧不慌不忙,认定时间绝对够用。路况也是越走越好,可是,在误差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推测的到达公路时间怎么会越来越推后呢?这时才意识到情况不妙,到达大荒地这个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地方,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想跑,怕后面的同伴因为背大包跟不上,那就快走吧,从擦着黑到彻底天黑,再到把头灯打开,也不知暴走了多长时间,可任凭我再快的走,当我上到水泥路时,往前瞅,距离公路也还有一段距离呢,往后瞧,已经看不到后面同伴的灯光。这时候天已经黑下来有一段时间儿了,我打算放弃追赶其实自己也无法确定具体何时路过的公交。接下来能否赶上,就全凭天意吧。抬头望了望久违的星空,又瞅了瞅一直给我们引路的满月,突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觉像见到了即将落山的太阳那样亲切。这种亲切少了分留恋,却又多了分憧憬,免不了同样极端,如若作出取舍,恐怕又要困惑了。

        上到公路没走几步,不远处有人站在路边,看着像是在等车,顿时狂喜,原来下德龙弯前还有一站叫古家窑,招呼同伴赶紧过来,也就一根烟儿不到的功夫,车就来了,心情那叫一个痛快。车上,同伴和一位热心的山民东拉西扯,我们询问是否有野猪,土豹子什么的,得到了它肯定的答复,不甘心的我们又问是否有狼,金钱豹,老虎之类的野兽,得到的答复依然是有,有,有。我们从起初的惊讶到现在已变得目瞪口呆,同伴终于坐不住要和他理论一番,没想到这个山民还和我们骠上了劲,一句“你跟我下车,明天带你去山上肯定能找到”把我们弄得无言以对,一路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 瑞草

    捯饬----这个词语读(dao第二声)(chi轻声)
    词义:方言:修饰,打扮。
    (摘自《现代汉语词典》)

    偶尔用过,真不知原来是这样写的,呵呵!

    好文!

    2011年12月17日
  • 龙棒

    完美结局,报告里描写的很多情绪感受也曾体会过啊。

    2011年12月16日
  • 南瓜叶

    同伴有露营的准备,如果你没有相应准备的话,大滩之后不应勉强上山。露营没有睡袋大冷的天面临风险,不露营大包负重影响速度。

    2011年12月16日
  • 斜阳

    @闲逛逛,冬天爬山空气更好,沟里基本遇不到什么风,一件速干和抓绒足以,主要是现在山里还没有雪,所以目前还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酷,呵呵

    2011年12月16日
  • 斜阳

    @南瓜叶,有负重训练的意图,也有担心下不了山在山里安营扎寨的考虑,呵呵。

    另外,强度没您说的夸张,真是照规划上那样走,我们也吃不消,其实都是能走多少算多少,只是最后由于时间没算好,暴走了一小段平路也是为了赶车迫不得已。

    2011年12月16日
  • 闲逛逛

    一直在期待斜阳的报告,终于出笼。大滩已经让我心痒很久,不过冬天去还是没有勇气。

    2011年12月16日
  • 南瓜叶

    这种强度的探路我的体能还真适应不了。

    没明白背大包是怎么回事,负重练体能?

    2011年12月16日
2657 浏览   7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