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云淡霜寒俏   

  • 看景 2015年2月04日
            周五晚上有雪,本来不期望早上会有痕迹,结果出门时发现小区的门口和街道商铺门口都有淡淡的积雪,马上就有了一丝兴奋,不再觉得早出门很辛苦了。月圆月缺会使海水有潮汐,我觉得雨雪好像也会让人的情绪有潮汐。


             涨价后首次坐地铁,六站地居然刷了4块钱,东直门站下车人比以往可是多多了,都是大箱大包奔向机场线,这让我意识到春节正在临近。


             852车上人不多,不断念叨的信息突然间有了不确定感,手机也不能打开出走社网站,微信出走社群里确定信息,852在我微信废话中就出了高速,852一路经过的积雪可是比城里壮观多了,田野,小路,村庄都静静地沉睡在厚厚的积雪下,一度我又恍然间不知身置何处。


             平谷县城的街道雪化了,这样的情景正适合宅在家里,所以车有些晚来,但我一点都没有意识到我们等过车,可能碰上久违的伙伴聊得太高兴了吧。


             天阴沉沉的,从平谷县城到我们下车的安固车站,似乎除了鞭炮声就是花炮声,我使劲算历头也没算出是什么习俗或者讲究。虽然阴天,大白天的花炮除了听响声就是制造霾,也看不见花,既浪费了钱也污染了空气,真不知道那些大白天放花炮的人怎么想的,不过此起彼伏的炮声加上路边的农贸市场让我感觉年味在越来越浓。


             村庄在办喜事,这让因下雪本来就安静的村头田间越发沉寂,踩在路上的原始积雪上,瞬间,我们这群人就如同一组跳动的音符,让这条路,让废弃的石灰窑重新有了旋律。


             不如鞋底厚的一层雪,平地踩上看鞋底花纹很有趣,但到了有坡度的山间小道,虽然走起来不困难,但经过多人踩踏后还是有些担心的,生怕鞋底有滑动。


             出走社有两种观点:爬山必登顶族和爬山不必登顶族,我介于两者之间,人少时我喜欢随大流,但凡我算计知道我不拖后腿,有人上顶我是一定要上去看个究竟的,不为风景,单是为了那多出的几步路---我出来就是专门走路的。但这次我们登顶,收获的可不是多出的几步路,恰恰是风景。


             才爬升了几步,眼前的景色就让我们赞叹到了吉林的雾凇区,漫山遍野的茅草,荆棘枝条不知道是被小雪细粒包裹的还是被霜覆盖,一枝枝琼枝玉叶洒遍山坡,配上黄色的枯草和积雪的小路,活脱脱的一副初雪荒野图,一株小松树如同守护般点缀在旁边。我们几人很稀奇,免不了照相赞叹,这惊动了旁边的基站,喇叭不断警告我们不要靠近公安设施。这荒山野岭中有什么值得公安系统装这么精密的监控设备?


             前面的人先走了,我们三人舍不得离开,边走边照相,埋怨逆光,埋怨镜头不好,遗憾没法还原美景,删了照,照了删,还得摆姿势,找角度,总想把自己挤进这图片中,赶路被我们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前边的队友喊,抬头发现远处的队友如同站在仙境里般迷人:太阳下的薄雪浓霜和天上渐渐散开的淡云相映,慢慢消失,让黄色的枯草和零星的松树像被水洗过一样湿润干净,起伏的山坡间同伴们指点风景的身影和头像如同彩色图画中的剪影,不对,任何人工的图画都会显得做作不真实,大自然任何时候都有让人类无法想象的奇迹。


             回到大路上,在等后队人的时候,我们站在山巅俯视了蒋福山的疆土,这个山顶上人工开采出来的一席耕地无论是站在山顶还是站在山脚都不能想出来--如果没人说明的话,环绕一圈的美景让人直呼360度的多维的长卷用什么相机才能展现呢?


             我是第二次来蒋福山,第一次进村的印象都定格在一首怀旧歌曲的伤感中,这次我无论如何不能找回那次的印象,提示后才知道我们进村的方向不同,进出村庄的路完全是不同的。


             回去的路还是渔阳滑雪场,除了名字,不知道我们是走了不同的路呢还是我的记忆过期而让我又是走新路的感觉?